林有福(中)到村卫生室检查指导工作
□本报记者 朱 玲 黄 伟
卫生事业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南平市卫生系统牢牢把握实施新医改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加快改革步伐,推动闽北卫生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如何着眼于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打造医疗健康安全网 昨日,市卫生局长林有福接受专访时给出的答案是:“规定动作做好做实,自选动作突出特色”。
持续发力,
新医改向纵深领域有序推进
记者了解到,南平市新医改自2009年实施以来,在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各项改革措施有序展开,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化医改,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百姓,仍是今年市卫生局工作的“发力点”。
新农合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据林有福介绍,目前全市新农合工作运行良好,参合人数达到232.83万人,参合率99.73%,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77万人。筹资水平继续大幅提高,补偿政策调整到位,资金运行安全有效。1-6月,全市共有101万名参合农民获得新农合补偿,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
“看病贵”等热点问题在逐步降温。今年,南平市以实行药品零差率改革为重点,在全市所有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基本药物制度延伸到村。目前,全市1800多个村卫生所均已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林有福告诉记者,在邵武市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确定建瓯、建阳、武夷山、浦城为南平市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县(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等综合改革。同时,选择南平市第一医院开展以“医药分开”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探索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调整护理费、床位费,实现医疗价格平移转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林有福说,南平市面向城乡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在内的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购买服务,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人均30元。同时,针对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启动城乡已婚低保妇女常见妇女病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记者获悉,随着医改的纵深推进,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市卫生局在2012年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卫生项目资金1.7亿元、项目500多个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争取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卫生惠民工程,扩大医疗卫生资源,并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保障能力建设。目前,所有卫生惠民工程项目均按时间节点要求顺利推进。
超前创新,
探索卫生工作特色发展模式
除了推进医改这一“常规动作”,市卫生局还大胆创新,推出了系列具有南平特色的“自选动作”。区域卫生云计算服务平台即卫生“健康云”建设是今年不能不提的一场“重头戏”。
为打造一个覆盖全市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上半年,市卫生局与南平电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南平市“健康云”卫生平台,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满足前期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区域影像共享平台以及即将增加的新农合信息系统、村卫生所信息化等多个应用系统的运行,并为中小医疗机构提供云计算服务。项目计划于9月份实施完成。
届时,南平市全面开展电子病历建设,为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实施标准统一的住院电子病历系统,逐步整合医疗信息和运营信息,建立网络互联、数据共享、安全可靠的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医疗数据共享,不断健全完善正在运行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31个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已与市级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对接,新增健康档案85万余份。
而结合武夷新区建设组建医疗集团,这个构想林有福已酝酿许久。在他看来,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院之间过度竞争、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了“看病贵”的问题。根据区域分布和医院功能,整合现有医疗资源,按照“统筹规划、一体运营、科学管理、集约发展”的思路组建医疗集团,不失为有效途径。
按照林有福的设想,新区医院建设及集团组建初期所需资金可采用资本运作方式筹集。医疗集团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集团内成员单位构成定位不同、相辅相成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分工协助机制,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在医疗集团基本完善后,鼓励各县(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以紧密型及松散型方式加入集团,逐步实现医疗集团跨区域发展。
“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林有福如是说。
以人为本,
全力改善城乡群众就医感受
近年来,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完善,以及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与群众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日渐凸显,看病难、看病烦成为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何改善城乡群众就医感受,卫生系统提出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目标的“三好一满意”和“三改二推一评议”活动,在南平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火热开展。
市卫生局结合“三改二推一评议”活动内容,倡导“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要求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放节假日门诊,实现医疗资源效能的最大化。绝大部分医院实现了看病、交费、取药、检查等就诊“一卡通”。同时,通过增设窗口实行弹性排班、引进电子叫号系统等手段,缩短患者的排队时间。
提升服务质量,让病人满意,这是医院的一个重要课题。林有福说。
医疗机构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从加强管理、标配人员、添置设备、提升技术、优质护理等多方面着手,不断强化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全市现有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20家,22家医院的84个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继南平市第一医院、南平市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级甲等医院后,南平市医疗水平向规范化建设、科学化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少花钱看好病,是群众的一个重要期望。各医院纷纷增加医疗惠民便民设施和项目,方便患者就诊。南平市第一医院投入5000多万元,引进目前国内最先进的CT和磁共振,为检查提速,让诊疗结果更精确。南平市人民医院在二楼大厅设立便民门诊,由返聘专家坐堂,免收挂号费、诊疗费,每年让利患者10多万元。11家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指标总体下降。南平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费用为全省最低。
卫技人才匮乏,必然影响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人才培养工作在今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省政府作出定向培养本土化大专学历医学人才的决策,闽北卫校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开设闽北首个定向委培临床医学大专班,今年秋季正式开班,将为医疗人才紧缺的闽北乡镇注入“新鲜血液”。
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同时,市卫生局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行评代表,拓宽投诉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第三方对各医疗机构进行民主测评。同时,每年对政风行风还组织两次以上的明察暗访。今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处方”、“药品回扣”等问题,要求医院建立药品用量“双十排名”制度,推行阳光用药,对使用最大的前十种药品品种和前十种药品处方量最大的前十名医生进行评判分析,落实奖惩制度,进一步净化行业风气。
预防为先,
让“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借助舆论宣传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亦是市卫生局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与其生病求医,不如主动预防。林有福说,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根本。十八大提出的“以人民健康为服务方向”的要求,要认真落实,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领域去努力。
林有福用“曲突徙薪”的典故,形象地阐述了主动、有计划防病的重要性。他说,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社区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能较好地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让群众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