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松溪致力传承原生态文化“傩舞”申报省“非遗”

  11月 11日,原生态文化“傩舞”传承人、松溪县渭田镇竹贤村民刘品生向笔者展示了“傩舞”申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字和照片资料,以及跳傩舞所用的道具、服装等。松溪县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中,致力传承当地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当地独特的马窝山歌 、江西路、 花鼓灯、 傩舞、 傀儡戏节庆日等原生态文化在边远山村仍然走俏。

  发展原生态文化是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一项指标。松溪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曾广泛流传马窝山歌、傩舞 、傀儡戏等原生态文化。松溪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中,致力传承这些原生态文化。花桥乡边远山村马窝村民,至今还保留祖先爱唱山歌的习俗。马窝山歌内容有情歌、骂歌;形式有对歌、合唱等。县文化部门通过挖掘,收录了濒临失传的《打山歌》、《对歌》、《十送郎》、《采桑歌》等多首马窝山歌。从浙江省流入松溪花桥、路桥、塘边及祖墩乡一带的花鼓灯,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时演员们手持花灯,边歌边舞,虽然舞步简单,但男女队形不断变化、相互穿插,歌声和鼓声像海浪一样飘荡,至今仍受该县山区群众喜爱。“傩舞” 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傩舞在松溪县历经漫长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一种民间舞蹈,至今还在渭田镇竹贤、角岐一带,作为民间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在年节喜庆或庙会时演出。松溪县“傩舞”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相关部门已向省里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溪的傀儡戏流传已久,表演者只有两个,一个站在前面操纵几十个傀儡,另一个坐在后台弹、拉、吹、打。花桥乡路桥、车上和渭田镇溪尾、松源镇北门等四个傀儡戏剧团,遇到重大民俗节日或庙会、香期,还常到街头、寺庙为村民演出。在松溪花桥等地广为流传的赣剧“江西路”,至今仍受群众青睐,偶尔乡村还有演出。 (魏农)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