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多多 清流溪鱼游四方 长期以来,清流养殖户以养殖“四大溪鱼”为主,品种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批发商的需要,许多批发商不喜欢主动来清流调鱼。 为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积极调整渔业品种,从天津、江西、广东等地引进黄金鲫鱼、黄颡鱼、大口鲶、丁桂等水产新品种,将鱼苗低价发放给养殖户。 2012年,嵩溪养殖户李广清一口气低价购买黄金鲫鱼50万尾,不到一年,黄金鲫鱼在他精心照顾下,现已陆续上市。 泉州水产批发商杜总正好来到清流调鱼。他告诉记者,先前清流品种单一,他有近2年没来清流了,这次来清流,目睹清流渔业发展速度快,市场需要的淡水鱼品种都有,批货商进货就可一步到位,省了不少时间。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李广清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鱼塘养殖四大家鱼,亩产达1吨,就拿养殖黄金鲫鱼,亩产可达1.5吨至2吨,新品种的注入,提高了亩产量,提高了附加值,家鱼每公斤批发价才12元左右,黄金鲫鱼每公斤可买30元,这样一来效益就上升了,渔民养殖积极性高涨,省内各地批发商纷纷前来订购,清流溪鱼也借势游向四方。 清流有着丰富的冷泉和温泉资源,适合养殖温热带观赏鱼。在清流里田乡,宁化籍返乡农民夏金华于2011年从上海返乡,选择里田发展锦鲤、红鲫、金鱼等观赏鱼养殖。如今,养殖场搬到离乡镇很近的洋庄村,规模发展到100亩,因使用冷泉水养殖,观赏鱼色泽漂亮,吸引了上海、浙江等地玩家,养殖的观赏鱼供不应求,至今年产值就达400余万元。 多样养鱼 生态又环保 在清流,许多农户利用荒地、库湾开荒建池,从事养殖,但福州客商郑秋真却发展工厂化养殖。 郑秋真养殖鳗鱼多年。去年3月,在清流相关部门协调下,他办好特种养殖许可证,投资4000多万元,在灵地镇办起工厂化养殖场,从事鳗鱼、虹鳟鱼、观赏鱼养殖。 在近30亩的厂房里,一个个蓝色的大缸整齐地排列着,缸里的鳗鱼争相前来喂食槽,等待“美食”。“先前养殖户挖塘为池,这样不仅浪费土地,且会造成水质污染,按我现在这种养殖规模,大概要使用500亩左右的土地,如此一来,租地成本、人工成本大大增加,利润也就少了。”郑秋真介绍说,“现在,养殖场每天用水量大概在1000吨,公司引进循环用水设备,将废水进行二次处理,节约用水量,降低了成本。” 鳗鱼养殖最大的难题,在于水温的控制。郑秋真介绍说,水温一般要在25℃左右,传统办法是依靠锅炉烧水升温,再通过水管排到池中。为节约资源,他投入20万元,利用太阳能将水升温,将水温调节后再送进鱼缸。现在,刚投放不久的鱼苗长势良好,按市价,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 除工厂化养殖,许多农民把精力转向休闲渔业和家庭农场发展,清流县林畲乡石下村民巫炳林发现垂钓商机,承包近300亩土地,利用当地特有的冷泉资源,办起农家休闲山庄。经过几年精心经营,龙泉鱼庄已有名声在外。 因为生意一直十分红火,去年底,巫炳林请来设计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对龙泉鱼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准备对原有的比较不成熟的建筑大动干戈,进行一番改造,改成徽派风格。 为了做大规模,巫炳林还将原来的游泳池填埋了,下一步他要将整个鱼庄规划成养殖、餐饮、休闲垂钓、生态苗木四大区,原来的游泳池恰好位于餐饮区内,只能忍痛割爱。 在鱼庄的另一边,几名工人正在给刚种下的油茶树除草,这可是巫炳林今年的最新投资项目,将老油茶树干培育后,再嫁接各类山茶花。成活后,可以作为农庄的景观,也可以作为绿化苗木出售。 农庄远处,巫炳林自己培育的红豆杉苗已渐渐成林,可以作为鱼庄的绿化树。“这片区域是休闲娱乐区,占地80多亩,规划有游泳池、观赏池、抓鱼池。”巫炳林站在池塘边上,一边指挥工人施工,一边介绍。他打算引进清流少有的特色鱼类和各种观赏鱼类,供游人前来观赏,同时,这片池塘还将建设一个浅水抓鱼区,让游客自己下水去体验抓鱼的乐趣。 生态规模化养殖之路,是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模式变了,既节约了土地,又美化的环境,实现渔业增产、渔民增收。 记者手记:
特色产业升级,不能光靠经验 一个山区小县,把养鱼这个特色农业做得风生水起,短短几年成为全省规模较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清流的成功经验就在于:政策给力推动渔业健康发展,科技助力为渔业稳步向前提供了充足动力,打造多元化的养殖为渔业发展奠定了根基。 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李耀玉不只一次地问过自己:靠经验养鱼行吗 答案是:不行。因为环境、气候等因素变化太大了。以前清流10月份气温只有17摄氏度,现在上升到24摄氏度。养鱼,如果还是“依葫芦画瓢”,依照传统经验,肯定是要吃亏的。 现代渔业提质增效,必须要有新手段。从2008年开始,清流大力鼓励养殖户购买了自动投饵机、自动增氧机和微孔增氧机等先进设备,还引进了微生物制剂调水技术,组织专家培训养殖户,用信息化的力量让清流溪鱼量价齐升,养殖户的腰包也随之鼓了起来。 去年,李耀玉开始尝试用手机操控养鱼,只要是在手机有信号的地方,他都可远程监控鱼塘,并可远程操控设备。百亩鱼塘不需一个工人,他也不再被“绑”在鱼塘上,实现了智能化养殖。农业,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 越来越多的清流渔民正依靠信息化手段,完成了华丽“转身”,从传统养鱼走向现代养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