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约占全省1/4”、“天然草场380万亩”、“人均拥有水资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二”……一串串数据在南平市副市长葛晓华的眼里,不是死寂沉沉的铅字,而是一个山区地市实现差异化发展的优势所在。 在闽北成长,在农林工作中深耕,葛晓华既为得天独厚的农业基础所赋予闽北的茶、果、花、粮等“宝贝”自豪,但更着急于这些产业亟待壮大、“养在深闺人少识”的现状。 如何让闽北农业发展得更好 如何破解农产品走出去的命题 在上周的采访中,葛晓华与我们分享了他对闽北农林产业发展的最新思考,也对此次两地党报联合宣传闽北优质农副产品提出了想法。 天赋良“基”—— 生态优越物产丰饶 作为八闽地域中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广布的丘陵和密集的水网为南平带来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武夷山和众多的自然美景。在雾霾、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困扰全国多地的当下,良好的环境成为南平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的后发优势。 “南平有丰厚的自然资源,还有几千年农耕文化的传承”,葛晓华把南平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优势做了归纳:一是气候优势。这里是同纬度地区农业生产气候条件最佳的区域。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热同期,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二是空间优势。全市实有耕地约占全省的1/4,更重要的是其中60%左右属无污染一级肥力土地。同时还有380万亩的天然草场,人均拥有林业用地则仅次于加拿大和芬兰;三是水源优势。闽北河流密布,水网发达,水质优良,人均拥有水资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农村人口众多带来了劳动力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深厚的农耕历史,为闽北带来了岩茶大红袍、红茶正山小种、丹桂、锥栗等等品目繁多的农业名产,也带来了“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中国锥栗之乡”、“中国丹桂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等等美誉。 一县一业——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闽北名产已长成,养在深闺人少识”。拥有如此众多的优势条件和优质农产品,如何为其规划,将其做大做强 这是葛晓华正在思考的命题。 “十九世纪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创设了‘比较优势’理论,谁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导权。”葛晓华认为,闽北特色农业的发展,有空间、有传统、有经验。而当前,面对其他区域经济的竞争,要做大做强还要克服“特色多,亮点少”、“产品多,品牌少”、“有产量,无规模”、“有产业,无链条”等四项软肋。基于这一认识,作为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葛晓华正在酝酿一个“一县一业”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延平“一朵花”——打造“中国百合之乡”,武夷山“一泡茶”——培育“世界级岩茶品牌”,光泽“一只鸡”——打造“中国生态食品城”,浦城“一棵树”——打造“中国丹桂之乡”…… “举全县之力,集中优势资源,主抓一个主导产业,最终形成一个在全国都能叫得响的区域品牌。”葛晓华感到,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做深了产业链条,才能把地域特色转化成产业优势。而在产业做大的同时,通过宣传增加品牌的影响力,通过落地和展销拓展销路,最终协助企业打开外部广大的市场也成为他的一项考虑。 山海协作—— 闽北“凤凰”落地鹭岛 《厦门日报》与《闽北日报》山海协作,联手推介闽北名特优农产品,这在葛晓华看来,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厦门与南平山海优势各异、互补性强,南平有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厦门有广阔的市场资源。两地可在食品产业合作发展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葛晓华很看好合作的前景:通过两地对接,一可引导南平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与厦门的超市、大型企业和学校开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二可在南平市本级三大工业组团设立厦门食品专业园区,吸引厦门企业投资食品产业;三可在厦门举办闽北绿色食品展览会,集中展示闽北特色农产品;四可在厦门设立“闽北绿色食品展台”,做好“武夷食品”公共品牌的宣传,提高闽北农产品的知晓度。 采访的最后,葛晓华告诉记者,厦门与南平两市协作有着良好的基础,以两地党报的联手推介为平台、抓手,让闽北十县(市、区)的优质农产品集体亮相厦门,是一次富有意义和注重实效的工作。相信将能借此积累经验,促进闽北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助力千亿食品产业绿色发展蓝图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