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薯粉,是农村群众常见的家务事。它的流程就是将番薯轧成流质薯渣,再经过滤布筛滤后,经过一夜沉淀,析出白色地瓜粉,最后再晾晒成小块状番薯粉。 “我是在1983年买了一台轧薯粉机器。每年“霜降”到“冬至”期间,村民们收获番薯后,我都要忙碌不停。”新厝镇村民陈国荣今年63岁,从事轧薯粉工作多年。他说,上个世纪初期,农村群众为了将个头小、品相不好的番薯变成番薯粉,需要经过一道艰辛的劳作工序:冬日里,要备好一块粗糙的石块,然后冒着手被冻裂的可能,将一个个番薯搁在石块上,搓成流质的番薯渣。其艰辛程度,老一辈人说起来就唏嘘不已。后来,社会进步了,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发明了“铜镲”(将铜片打孔,戳出数十个尖状小洞,再钉在一块长约盈尺的木板上),大家可以就着铜镲将番薯搓成流质薯渣。这一工序的改善,不但提高了工效,还节省了大量劳力。到了上世纪80年代,轧薯粉机械出现后,人们才彻底改变轧薯粉方式。 陈国荣说,一天劳作下来,顶多只能轧500公斤薯粉,每50公斤收取5元加工费,虽然挣钱不多,但能为村民们摆脱劳作之苦,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