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类就依水而居,近水而耕。而城市作为人群积聚地,河流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用水资源,也与城市工业、服务业、公共事业及景观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内河的水质状况与市民生活、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内河脏乱。(资料图) 宁德作为一个新兴滨海港口城市,市区内河包括金溪(至东湖兰溪桥)、小东门溪、南漈溪、坪塔溪、后岗溪、古溪、后山溪、洋尾溪、溪流坑溪、大寨溪(北至火车站旁边排涝渠)、南大塘排涝渠、宁德学院周边排涝渠和东湖(含南港、北港、东湖至贵岐四孔闸连通渠)。近年来随着宁德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活、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河流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 在此次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市区内河污染问题引起了部分委员的高度关注,委员们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积极献言献策。 现象
曾经“清水潺潺”
如今“臭水一潭” 迎面扑鼻的恶臭,墨汁般颜色的河水,河道两侧长满了杂草和青苔,河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如此景象,让人很难想象5年前,这里还是一条有鱼戏水、村民取水灌溉的清水河。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万安路南边的凯旋公元小区,发现附近居民怨声载道的“臭水河”就位于该小区与海景绿洲小区间。 “现在天气这么冷,味道还这么重,你可以想象夏天这里有多臭。”凯旋公元业主周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因自家房屋就位于该河道旁,且因楼层较低,每天备受臭味侵扰。“风一大,臭味便飘进家里,我每晚都要关着窗户才能睡觉。” “5年前这条河可不是这个模样。”家住海景绿洲小区的叶大爷痛心地说,其5年前搬进该小区时,河水十分清澈,附近居民经常会到河边散步、喂鱼,可是近年来,河水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臭,如今不但没人再来散步,就连路过河道时,大家也捂着鼻子赶紧走。 随后,记者沿着河堤往上游方向走,发现河坝上设有四五处排水口,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近年来河道上游房地产开发,对河水进行截流,加上河道两岸小区都将排水管道设置在河坝上,直接向河道排放污水,致使原本清澈的小河变了样。 垃圾“堵塞”河道
环卫工下河“洗肠” 头顶斗笠、脚穿雨鞋、手拿锄头簸箕,此形象常常出现在地里田间,但记者却在东湖市场前的河道里看到了这一幕,数名环卫工分散在河道内,躬身清理河道污垢和生活垃圾。 只见一名中年环卫工俯身穿过低矮河桥,用锄头钩拉那些积压在河床下的生活垃圾,显得十分费劲,还有4名环卫工忙着用锄头对上游流下来的垃圾进行设卡“拦截”。截住垃圾后,环卫工人熟练地装入簸箕内,待装满一个簸箕,几名环卫工相互配合,将簸箕传递到路面,倒入垃圾车内,豆大的汗珠不断从环卫工人脸颊上滴落,记者在现场观察了10分钟左右,从河道里清理出来的垃圾就装满了3辆垃圾车。 附近群众告诉记者:“这条河道常常碰上汛期,上游就会冲下大量泥沙污垢和垃圾。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天气一热肯定发臭了。”据蕉城区金溪引水工程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清理的河段是从金涵桥头开始途经小东门溪一直到五里亭,全程约6.5公里,环卫工每天都会做河道保洁和巡查工作,每年还会进行4到5次大清理,但即便如此,河道里的垃圾仍难以根除。工作人员无奈地说:“河道附近有些居民会将生活垃圾、生活用水随意倒入河中,这样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也污染了河道的环境。” 声音
加快内河综合整治
“标本兼治”是良策 市政协委员雷莹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宁德内河水环境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主要表现为各个监测断面的氨氮和生化需氧量多数超过五类水质标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中总氮、总磷含量大大超过五类标准。 因此,雷莹在此次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几条关于“加快宁德中心城市内河整治”的建议。“首先要理顺内河建设和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实施内河整治和开发。”雷莹表示:“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内河综合治理办公室,我市各部门、各行业和相关单位抽调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内河工程的规划治理等工作。同时,加大规划投入,把内河整治、改造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举措,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抓紧制定内河水系整治的具体方案。” “在实际整治工作中,应树立生态治河理念,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功能与生物的多样性,还可充分挖掘内河旅游,实现内河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雷莹还建议,在堤库建设时,可以通过建立生态河堤来修复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利用如水生植物栽培、水生动物培养等生物生态技术,因地制宜治理河道黑臭问题。同时,因水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历史底蕴,所以内河整体规划可充分考虑打造沿河观光项目,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爱河、护河的观念,切断内河污染源,改善内河水质。” 雷莹说,目前市区内河中生活污水及垃圾的排放是造成内河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使人们自觉爱护环境、绿色消费等理念深入人心,杜绝往城市内河乱倒污水、粪便、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切断内河污染源,改善内河水质。(记者 夏岩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