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是她的钟爱,教学是她的乐趣,当两者有机结合时,她这个小小的“一粒子”就能爆发巨大的能量。 (一) 江霞英给自己取了个网名“一粒子”,小巧玲珑的她是我市音乐教坛上一粒小小的种子。 1977年,江霞英出生在三山镇江厝村,小学至初中都在三山度过。在小学与初中时代,学校并不设音乐课,更没有配备音乐教师,江霞英对音符非常陌生,而对音乐产生兴趣则缘于偶然。初中时,学校组织文艺表演,有着银铃般噪音的她被安排同时扮演黄梅戏《天仙配》中“董永”和“七仙女”两个角色,她惟妙惟肖的演出,让学校老师忍俊不禁,拍手叫好。 1993年7月,江霞英考进元洪师范。辅导教师柴留林无意中发现了江霞英不仅有音乐、绘画、体育的才能,在声乐方面更有天赋,于是让她选修声乐,并悉心地指导了3年。1996年9月,江霞英以优秀毕业生的成绩,直接分配进元洪附小,从事语文教学。在这期间,江霞英边教学,边钻研音乐,并业余进修福建师大音乐系,用了7年的时间,取得了本科学历。 2003年9月,是她教学生涯的一大转折点。校长张金星发现了江霞英的音乐才能,果断地让她转行,担任音乐教师。从此,江霞英开始了她精彩的“音乐人生”的梦想。这一年,她作为我市唯一的少先队辅导员,参加“福建省辅导员风采大赛”,在十项全能比赛中,她获得了五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也是在这一年,她参加“福清市十佳歌手”比赛,获青年组第一名。那年,她26岁。 (二) 从当上了音乐老师的那天起,江霞英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教学中去。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实现平衡发展,她沉下身来仔细研究教学方法,以自己特有的音乐才能与平易近人的亲和力,把每一堂的音乐课都教得声情并茂。她的富有创意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不仅点燃了每位学生对音乐的激情,也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音乐授课方面,江霞英有着独特的创意。她认为常规的教学方式(即40分钟的课堂都是在练声、记乐谱、背歌词……)是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呆板、机械与教条,而且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她觉得,音乐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乐理,更要让学生享受音符。于是她设计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多年来,元洪附小“小星星”合唱团在江霞英的精心指导下,连续四届荣获福州市、福清市“小学生合唱”比赛第一名;2012年还获得福建省“党在我心中”合唱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2013年5月,她带领学生在参加“盈盛号杯”红歌、红领巾全省少儿歌手电视大赛中,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去年5月,江霞英指导的校“小星星”合唱队(我市唯一的代表队),参加国际大师维尔特合唱指挥大师班展演,获得圆满成功。前不久,她的学生在参加“福清市‘御园杯’”青少年歌手赛中,还包揽了3枚金牌。究其奥秘,江霞英说,那是孩子们“懂得音乐内涵”,一语中的。 (三) 江霞英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一位“义务教师”。5年前,二年级的一位7岁张姓小朋友因家庭贫困,无法像其他城里的小孩子那样,利用课余的时间去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因为那需要学费的,张姓小朋友为此感到很失落。 江霞英知道了这件事,她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心想:这位小学生苗子不错,如果得不到专门指导培养,也许这棵苗子就不可能破土而出,那也将是人生的一种遗憾。为此,江霞英承担起了课外辅导的责任,无偿地指导她已5年整,一路走来,张姓小朋友取得了很多成绩,获过省、市少儿歌手比赛大奖,获得了我市少年“十佳歌手”的称号。 4年前,一年级的7岁小朋友庄某,也有着同样的经历,看着许多同龄的同学进校外美术、音乐、钢琴、书画培训班,可她却因为家庭原因而失之交臂,这也意味着她的梦想“泡汤”,庄某伤心至极。江霞英在了解情况后,她又再次义务接纳小庄“另起炉灶”培养,一路带来,风雨无阻。2012年,江霞英推荐小庄参加“亲亲红领巾”福建省少儿原创歌曲比赛,在此次赛事中,小庄获得银奖;今年10月,小庄在参加“福清市主持人大赛”中,获得了“银奖”及“最佳人气奖”。 像这样“义务教育”的事有多少,连江霞英自己也记不清了。反正她觉得教育必须是“有教无类”,不应因贫穷而冷眼,也不应因富贵而妩媚,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人才,多出人才! 荣膺省、福州市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的江霞英已经在我市教坛小有名气。但是她说,自己永远只是平凡的“一粒子”,很庆幸能幸福快乐地穿行在音乐的世界里,用涌动的激情点燃艺术的梦想,用跳动的音符串起生命的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