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地方基层供销社“队伍散了,房子卖了,功能没了”,最后只剩下“一县一社”(一个县一个供销合作联社)的“光杆司令”了。光泽县却成为例外,全县七个乡(镇)基层社除一个崇仁乡正在恢复外,其余六个全部实现了办公有场所,办事有队伍,服务有网络,供销合作社网点又成为广大农民发展生产,消费购物的首选场所。 曾一度近乎消失的供销社基层社,光泽县是怎样东山再起的 2月中旬,笔者进行了采访。 “一社一策”重组队伍 李坊乡杨里村上际村民小组的官德炳老俩口虽说儿子成家立业当爸爸了,但总不想让儿子养着,想做点事情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 不妨去找找乡供销社吧!面对邻居建议,官大爷说,咱乡的供销社不是倒了吗 邻居说“又建起来了,还办了一个绿源兔业合作社哩,如果入伙养兔,最合适你了。”官大爷果然在李坊乡供销社找到了主任李有林。李有林告诉他,种兔你可先拿去养,技术、销路合作社包,收购价按市场行情。有了李主任这几句话,官大爷一口气拿走了200只种兔,还与合作社签了协议。没想到两百只兔子还真的给官大爷带来了财源,连续五年,每年养兔收入都在两万多元。 “基层社没人、没网络,谁去搞服务、怎么去服务 ”县供销社主任邓南钦回忆起基层社“人走、网破”情形时说,“当然,吃亏的还是广大农民兄弟。”2004年起,在取得县委、县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光泽县供销社开始用市场思维改造自己,一社一策重组队伍。对“网点丢了、资产空了、职工走了”的止马、李坊、华桥基层社打破传统用人体制,提出用人条件,公开向社会招聘能人。对寨里、城关两个经营状况较好的基层社则以“立足扩大经营领域,全面改造提升经营水平”为目标,在崇仁基层社未重建时兼顾该社的“三农”服务职能。 基层社有了领头雁,很快组建了班子,自聘了相关人员,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农民“办事有处找,服务有人去做”供销社又回来了。 “三个一点”搭建平台 鸾凤乡大羊村严坑村民小组的毛江仓,虽然已有63岁了,仍然是村上的种粮第一大户。去年种了60亩,今年又种76亩。元宵还没过,他就从城里买了近100公斤稻种回家,然后根据测土配方列好了今年所需的各类化肥数量,用电话报给城关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经理罗时福。毛江仓说,“算好了,就先给他们报个数,省得他们年年上门,太麻烦人家了。” 能种76亩田,老毛说很大因素是因为供销社服务到家,啥时要什么肥、要多少,一个电话就送上了门,钱,有就付,没有就等卖粮后再付,真是省时、省事又省钱。 针对不少基层社“房产卖了,平台塌了,服务三农无用武之地了”的实际,光泽县供销社采取“三个一点”办法建搭平台。这“三个一点”即县社争取项目和自筹一点、基层社争取项目和自筹一点、网点经营主自筹一点,以控股、参股形式,解决基层社办公场所、经营网点及乡、村直营店、加盟店的新建、改造、升级等。基层社有了服务平台后,除做好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外,还积极投入培育扶持农村新经营主体工作,采取联办、参办、指导扶持等形式,组建了药材、茶叶、养兔、养鱼、吊瓜、蔬菜等专业合作社69个。 平台为服务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供销合作社系统资产增值、壮大实力打下了基础。寨里供销社主任李志明说:“仅店面租金一项,改造前一年只能收几万元,改造后就可收20万元。” “六大网络”做强服务 200多平方米的儒州综合服务社门市部被开放性货架挤得只能容一个人穿行,店主伊柳林和妻子练雪莲及岳父岳母共四人都忙得团团转。练雪莲说:“虽进货有配送中心送上门,但我老公仍很少在店上,几乎天天都开着小货车下村上户送货,农民便利了,有生意就能赚钱。” 网点是服务的载体。为铺设遍及乡村的全能服务网络,光泽供销社通过合作制改造基层社,吸纳社会力量,拓展经营服务领域,采取联办、加盟等形式,在重建日用消费品、农资供应、烟花爆竹、农产品信息和再生资源回收等5大网络的基础上还增建了一个综合维修服务网络。据统计,光泽组建新基层社以来,共构建农资经营网点16个,配送中转站6个,农资供应份额占乡镇市场的90%以上;构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点22个,农家店近百个,超市3个;新建综合维修店7个,村级维修点60个。6个服务网络,将供销社服务的触角伸遍全县乡村,让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从买货真价实的东西到坏了修、废了卖,只要进了供销社的店,就不用跑第二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