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中还涉及到美国新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面向,就是线人。在许多重大的政治报道中,都有政府内部的线人为记者提供情报,记者保证不透露线人的信息。线人提供情报的动机可以是为了搞垮竞争对手,也可以出于更高的价值追求。无论如何,记者都获得了更多的事实和证据,从而让新闻业起到监管的作用。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线人是在“水门事件”中为两位调查记者提供情报的前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而“水门事件”直接导致了尼克松总统的辞职。 由此看,政客和记者有着相对等价的利益交换,各取所需,并不存在相互亏欠和控制的必要。记者对线人有保密的义务,这与职业名誉挂钩。《纸牌屋》第一季中,佐伊被上司批评:“几篇头条你就以为自己是朱迪斯·米勒了吗 ”朱迪斯·米勒是《纽约时报》著名政治女记者,曾因对911的报道获得普利策奖。她后来调查布什政府的“特工门案”而被cia起诉,因拒绝透露信息源而入狱3个月。最后米勒还是交出了自己的信息源,出狱了,但《纽约时报》深以为耻,在头版登出对米勒的批评文章。(这件事是好莱坞电影《真相至上》灵感来源。) 有新闻自由和线人保护两大法宝,政客与记者的交易基本是你情我愿。不能否认会有艳情发生,美国前中情局长彼得·雷乌斯就和自己的传记作家发生了婚外情,前者被迫辞职,后者被fbi调查。就像莱温斯基一定会有,但绝不是实习生的主流,更不是晋升渠道。 那如何理解《纸牌屋》中的类似情节呢 安德伍德引用王尔德的话总结了:“一切事情都是关于性,除了性本身。性是权力。”导演大卫·芬奇也将《纸牌屋》当作莎士比亚戏剧来拍,主题是表现“个人与权力”的关系。安德伍德和佐伊的婚外情,是二人在利用性达到对对方的控制。尤其是安德伍德,他搞垮竞选人、挤掉副总统、离间总统夫妇,都是为了掌握更大的控制权,他与佐伊的性关系,同样如此。当佐伊提出终止关系时,安德伍德已经明确自己失去控制,并将佐伊推下了站台(剧透概不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