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福清侨领林绍良

  逃难爪哇,战火中的小商贩

  1916年7月16日,林绍良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林家祖祖辈辈都是以种田为生,因有不少祖传水田可以耕种,再加上父亲林元载勤劳上进、朴实敦厚,生活过得还算殷实。在父母的教诲和熏陶下,林绍良继承了家风,性情温和,聪慧机智,颇得父母的喜爱。

  林元载一生务农,目不识丁,深感没有文化之苦,于是先后送林绍良兄弟到私塾读书。林绍良自幼就聪慧过人,悟性极高,而且能过目不忘,再加上他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学业进步很快,深得老师的赞赏。他先后念完了《四书》、《诗经》、《幼学琼林》、《左传》等古代典籍,对书中的忠烈侠士极为崇拜,同时也使他具备了儒家的传统道德观念,令父母感到十分欣慰。

  15岁那年,林绍良结束了他的私塾生活,因为学业优秀,私塾的先生建议他到县城的大学校去读书,但是父母却认为,像林绍良兄弟这样读过私塾、能识文断字的,就已经算得上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念再多的书,终究也是要娶妻生子、养活家人,早点谋个营生比什么都重要!

  父亲不希望林绍良继续当农民,而是希望他能够弃农从商,走一条与祖辈不同的道路。于是,便在村口的交通要道处租下一间小屋子,开起了一家汤面馆,并交给林绍良经营。虽然林绍良很想继续读书,但看到父母已经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懂事孝顺的他,就只好顺从父母的意愿,当起了面馆的小老板。这家小小的汤面馆也就成为了林绍良的第一份产业。林绍良做事的原则就是认真、执着、勤勉,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最好。他一人独揽了店里店外的大事小事,而他的经商天分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显现出来。他头脑灵光,讲究诚信,手腕灵活,不到半年,这间小得很不起眼的小店就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赚了不少钱。小小年纪的林绍良也成为令同龄人羡慕不已的“老板”。

  1935年,父亲林元载因病去世。当时,大哥林绍喜已经离开福清,去印尼谋生多年,未满19岁的林绍良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担负着养活全家的重担。为此,他更加勤勤恳恳地经营着自己的汤面馆。虽然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太平了,但地处偏僻的福清还算安逸清闲,老百姓的日子还是一如既往。

  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大片国土沦丧,福清也未能幸免。兵荒马乱中,整个福清百业凋敝、人心惶惶,林绍良的汤面馆也被迫关了门。此时,日军又开始在镇子里、村子里大肆抓捕劳工为他们修建工事。为了避免被日军抓去做劳工,许多青壮年纷纷逃离福清,远渡南洋谋生。林绍良也打算去印尼投奔早年到那里谋生的叔父林财金和大哥林绍喜。

  看到三儿子也要跑南洋,母亲心里十分不舍。林绍良劝慰母亲说:“阿娘,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如果我留在家中,恐怕会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那很可能就会死在里头回不来了,到外边就不一样了,印尼那边有叔父和大哥,也不算无依无靠啊!”

  虽然母亲觉得林绍良说得有道理,但是他连福清之外的地方都没去过,第一次出门就得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那么远的路,那么乱的世道,一路上又没有人照应,这让做母亲的如何放得下心呢

  就在母亲左右为难,没办法作出决定的时候,村里恰巧有一位印尼华侨回乡探亲,林绍良便去求他带自己去印尼,华侨爽快地答应了。

  见此情景,母亲也自然应允了。临行前,母亲握住林绍良的手,含泪说道:“儿啊,到了异邦,待人处事要有中国人的教养,凡事多忍让。万一跟人发生争执,一定要记住: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逼虎伤人。”林绍良和那位华侨计划以“父子”身份上路,一来可遮人耳目,二来可省一半路费。他们在厦门顺利通过关卡的盘查,登上了一艘开往南洋的荷兰客轮。这是20岁的林绍良第一次离家远行,而目的地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印度尼西亚。

  抵达印尼后,林绍良直接去了在中爪哇的古突士镇。这里是一个华人聚集的地方,林绍良叔父林财金在这里经营着一家花生油店,算是已经站稳了脚跟,大哥林绍喜则在叔父的花生油店里当店员,于是林绍良就被安排跟着大哥做学徒。

  当学徒,自然是最繁忙、最辛苦的。为此,林绍良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空余时间还要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及爪哇方言。

  当时的印尼也不是安乐之邦,日本侵略者的战火已蔓延到这里,爪哇岛上烽火连天,经济凋零,做生意十分不易,很多商家的生意都面临倒闭,叔父的花生油店也日渐冷清。林绍良认为,总是在店中坐等顾客上门是绝对没有出路的,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销,叔父答应让他去试试。于是,林绍良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花生油。走出去推销果然非常有效,林氏花生油店的销售额成倍地增长。叔父对林绍良的推销方式大加赞赏,将他转为正式店员,还给他提了薪。

  有过当小面馆老板经验的林绍良一直想着要独自出去创业,以寻求更大的发展。于是,他一面帮叔父打理花生油店,积累经商经验,一面省吃俭用,为自己积攒创业资金。两年后,林绍良终于攒足了可以做些小本生意的钱。于是,他做起了贩卖咖啡粉的生意。那段日子对于林绍良来说,是创业历程中最为艰苦的时期,他每天半夜三更就得起床,先将买来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旧报纸包成小包,天还未亮,他就骑上自行车,赶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宝垅市去贩卖。此后,林绍良又陆续贩卖过洋火、布匹等小商品。虽然都是些小本薄利的生意,但因为林绍良不怕吃苦、勤劳肯干,几年下来,他不但赚到了一笔数目不少的原始资本,还积累了很多做生意的经验,磨练了意志,这些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林绍良的人生机遇几乎都和战争牵涉在一起。三年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随后,日军登陆印尼,一直对印尼实施殖民统治的荷兰人撤走了,许多工商业被征作军用,林绍良的小贩生涯也被打断了。

  乱世中彰显英雄本色

  战乱没有动摇林绍良立志发展一番事业的决心。城市被日本人控制,他就到偏远的乡村去寻找机会,他先是去了古都日惹,然后去了很多小地方,最后搬到了马兰,在不断的辗转颠沛中,林绍良一点点地积累着人脉、经验和资本。就在林绍良奔波于印尼乡村之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美梦”也一天天地走向尽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广播中发布了投降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随着日本侵略军退出印尼,印尼人民发起了“八月革命”,建立了以苏加诺为总统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遗憾的是,胜利的曙光很快便散去了。当年的秋天,英国以解除日本武装为名,派遣军队侵占印尼,荷兰政府也以盟军名义从欧洲派兵在雅加达登陆,以图恢复对印尼的殖民统治。

  为了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印尼共和国的军队和人民,面对英、荷军队的入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战争打响后,当地华商在中华总会的领导下,大力支援了印尼的抗战。林绍良凭借自己对世界格局的观察,坚信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印尼人民,一个崭新的国家必将在战争后崛起。

  乱世出英雄,少时熟读史书的林绍良预感到自己的事业或许能在这场战争中找到一个契机、一个新的生长点,于是,他毅然加入到当地中华总会,支援印尼的抗战队伍,在滚滚的时代洪流中与印尼人民共进退,他的命运也由此彻底改变了。

  1946年至1947年之间,林绍良受中华总会的委托,掩护一个为摆脱荷兰军方情报人员的追捕,隐蔽在古都日惹的印尼军方高级领导人。此人名叫哈山 丁,是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他在林家藏匿了一年多,与林绍良结成了莫逆之交。

  林绍良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一年的掩护会给他的命运带来多么大的影响和转变。通过哈山 丁的关系,林绍良结识了爪哇第四军区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其中一位就是后来统治印尼长达32年之久的“铁腕”总统苏哈托。

  在当时,由于殖民军的封锁,共和国军队的军火、药品奇缺,林绍良得知这种情况,很是忧虑,如果局面持续下去,肯定无法抵挡荷兰殖民者的侵略,但他从中也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机会,一个能让自己的事业与一个国家的军队实现双赢的机会——为军队运送必要的军用物资。

  这不但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更是一条无比艰险的道路。一个军队都难以完成的使命,这个连一天兵都没有当过的年轻人有什么本事去完成 但林绍良坚信自己能行,他找到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心。对于处在困境之中的孤军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军官们不但对林绍良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还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安全保护。

  在认真而又慎重地研究了运输路线之后,林绍良便踏上了这条充满凶险的征途。凭着对地形和海路的熟悉,林绍良用帆船载着从新加坡购买的武器及军需物品,左右回旋,巧妙地越过荷军封锁线,把一批军火物资安全地运到了中爪哇印尼军中。就这样,在两三年的时间里,林绍良押运军火,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荷军的封锁线,如入无人之境。当这些军需用品运抵前线时,印尼官兵无不向他欢呼致意。林绍良从军火生意中不仅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同时又与苏哈托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他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绍良在这场印度尼西亚为自由而战的战役中,获得了今后让他飞黄腾达的政治资源,而后的另外一场战役则成为了其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

  20世纪50年代初,印尼发生列岛分离主义叛乱,盛产丁香的苏拉威西、北苏门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