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霞浦大京“讨海人”在海上扛起生活重担

16日上午7时许,蔡秀梅雇来的渔民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将海带挑到不远处晾晒。
16日上午7时许,蔡秀梅雇来的渔民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将海带挑到不远处晾晒。

  宁德网消息(郑振忠 黄光亮 文/图) 潮起潮落,他们视海为家,几十年或是一辈子,赶海讨生活。郑德兴、蔡秀梅,甚至从山里来的邱家新,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只不过他们与海结缘,为生活打拼……

  深夜出海

  将希望放在旭日的光辉下

  15日21时许,霞浦县长春镇大京村的街道上少了几分乡村夜晚的静谧,一些农家旅社、主题旅馆还开着门营业。村民郑德兴说:“只要天气好,每个周末节假日都有人来这玩。前两天,一个来自安徽的老年人旅行团到这来,他们看我们在沙滩上晒海带,激动得不得了。”他说,一位50多岁的女游客挽着他的手让同游的人给她拍照,还说没见过这么大、这么长的海带,搞得自己很不好意思。

  59岁的郑德兴说自己上了年纪,海带养殖的活渐渐吃不消了。这两年,他以自己的名字也开了一家主题旅馆,接待了不少游客。尽管如此,他还是放不下海带养殖的工作,就在前一天凌晨,他还出海收割海带,到了凌晨4时才回来。而当晚在记者到他家之前,他刚从海上回来。郑德兴告诉记者,现在是海带收割的季节,通常每天要出海3次左右,每次约2小时。其中有2次都在深夜里进行,因为他们的作息依潮水而定。

  深夜里,出海的渔民把收割回来的海带放在渔船上,渔船就靠在大京的沙滩边上。第二天一大早,这些渔民便会去海边晒海带。

  16日5时,郑德兴简单吃过早饭后,骑着一辆自行车往海边方向走去。尽管天还没完全亮堂起来,村民们已陆续往海边赶了,通往海边的路上还不时有满载着海带的车子经过。红润的旭日将温暖洒在通往大海的路上,大京的村民们忙碌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天明劳作

  把辛劳藏在生活的信念里

  和郑德兴一样,从事海带养殖30年的蔡秀梅,今年养殖海带3.5亩,雇了两名工人帮忙收割海带。“去年养殖海带9亩,每担卖到300元左右,去年卖了18万元。”蔡秀梅说,雇来的工人,下海的每天工资500元,没下海的则300元。

  由于这项工作强度大,部分年龄渐长的渔民身体难以负荷。“前年养殖海带5亩,卖了7万左右,今年帮别人收海带,一天有500元左右的收入。”郑德兴挑着海带略显吃力。出海一次,他和同行的2人可以收割40根挂满海带的粗绳,这样一根重达100多斤。将一船的海带铺在沙滩或晒场上,通常需要3个小时,而将这些海带晒干,则需要3天。

  当日7时30分,阳光洒满了大京的沙滩,放眼望去尽是忙碌的身影。在离蔡秀梅不远处的一艘渔船上,来自崇儒的邱家新在这些人当中,劳作时总是连走带跑。“我走得快是因为我性子急,每个人性格不一样,做事的习惯也不一样。”邱家新边说边笑,“我55岁,趁着海带收割的这几天过来帮忙,也能赚些钱。”这是邱家新在大京工作的第六天,因为不熟悉水性,他只负责将海带挑到沙滩上,再翻晒。

  约30分钟后,潮水渐渐上涨,没过了原本停在沙滩上的渔船。尽管此时刚刚接近上午8时,但劳作的渔民们已经工作了整整3个小时。挂满海带的绳子被一根根整齐地铺在沙滩上后,郑德兴和其他村民就地而坐,吃起了包子、粽子等点心。“今天早上4点多起来,早饭一般不吃稀饭,吃稀饭容易饿。”邱家新说。

  8时50分,渔民们再一次出海。为了方便装载海带,渔船两侧的护栏被取下。20分钟后,记者同郑德兴以及同行的2位渔民到了海带养殖区。渔船在养殖区里约作业2小时,轰鸣的柴油机拉动滑轮,郑德兴熟练地将海带拉起。2小时后,满载着海带的渔船缓缓地停靠在了大京码头……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