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郑宗法:从门外汉到创新能手

从门外汉到创新能手

——记福州市“十佳职工发明人”、福耀玻璃夹层成型新工艺室主任郑宗法

  一张办公桌,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茶杯,是他的全部装备。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每个新技术开发的厂区和岗位。15年来,他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最后,从玻璃行业的门外汉成了创新能手,他就是福耀玻璃工业集团玻璃工程研究院夹层成型新工艺室主任郑宗法。

  对于郑宗法来说,与玻璃的相遇显得有些意外。1999年,他从南平工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后,正巧福耀集团到学校招聘人才,于是,他来到了福清。他笑着说:“从那时候起,我就把青春都献给了玻璃。”

  万事开头难。刚到福耀公司时,郑宗法在成型车间(俗称烘弯车间)里工作,烘弯车间不论春夏秋冬体感都像是在烈日下暴晒,而且空气也不流通,当时,一起来到福耀公司的10个人,有8个都放弃了。“半年的培训期,总得学点什么。”抱着这样的心态,郑宗法留了下来。

  渐渐地,郑宗法对这一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车间主任和师傅的鼓励下,实习期还没结束,他就成了一台机器的主控。2000年“五一”假期后,郑宗法和平时一样,回到工作岗位上,车间主任交给他一个艰难的任务——车间里有个生产别克、广州本田玻璃的1号炉,这台炉子对技术要求高,成品率低,谁看到这台炉都害怕,但在郑宗法的手中,却显得格外“听话”。郑宗法也因此拿了好几个月的成品率奖和产量奖。

  有了丰富的车间生产经验和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郑宗法很快就从夹层成型技术人员、车间主任、工艺员、工艺工程师,升到现在的夹层成型新工艺室主任,而他也更忙碌了。2003年5月至2008年3月,他主持开发了独具革命性的夹层玻璃多次成型工艺,解决了复杂玻璃的成型和光学问题,此项技术的开发,使福耀公司的夹层玻璃成型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期间,长达5年的开发,不断的调试,经常性的熬夜、出差,使郑宗法无法陪在怀孕的妻子身边。他说:“当时连续加班了七、八个月,儿子出生到1岁,长什么样,我印象都模糊了。”

  2003年以来,郑宗法还参与研究了夹层22部小车同步加热连续加热炉,大巴前档连续炉、夹层前档炉外压制炉等成型设备的技术开发,先后有5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多次获得福耀集团创新奖,2013年,仅夹层炉外压制炉的研发成功及推广应用,就为福耀集团节约了1.02亿元的设备成本。

  尽管15年来成绩斐然,但郑宗法还是没有停止学习,闲下来的时候,他经常收集同行信息,保持技术与时俱进;平时,他经常到车间进行实际操作。他说:“实践很重要,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