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馆
琉球墓群
琉球馆现为对外友好关系史馆 12日,记者来到台江区琯后街21号的柔远驿。这是一座带门罩的小院,院外立有省、市级文保单位柔远驿(琉球馆)的保护碑,院内有一幢两层楼的木构建筑,厅堂上方悬挂着“海不扬波”的横匾。 据台江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柔远驿地处台江河口地区,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原为“优待远人,以示朝廷怀柔之至”,是专门接待古琉球国的贡使、通事和船员的馆舍和货商交易场所,民间俗称“琉球馆”。“琉球馆当年规模很大,不仅有驿馆,还有天妃宫、进贡厂等。” 柔远驿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建,嘉庆、同治年间曾大修,后逐渐废毁,仅存清末二层木结构建筑一座。1992年,市政府拨专款落架大修,辟为福州市对外友好关系史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明代时,台江河口地区擅于驾船的‘闽人36姓’被派到琉球去,将福建的航海技术传播过去。两年前,琉球后人来参观琉球馆时,惊喜地看到橱窗里‘闽人36姓’的牌子,直说那是他们祖先的姓。”台江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据悉,琉球馆每年免费接待众多国內外参观者,包括政界领导、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等,前两天来自国家图书馆和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还来这里参观。 琉球墓成了中琉关系纪念地 在村民的指引下,12日,记者在仓山镇先农村白泉庵东面的一处山岗上,找到了红墙围着、铁栅栏门锁着的“琉球墓园”。 记者随守墓人陈丰入园。“台阶上有6台墓,下面有3台墓,满清时向中国进贡的琉球人病死后埋在这里。以前这一带有一二百台琉球人的墓,文革时被除掉做猪栏。这9台墓,有的是附近磨层山、邮电学校建设时迁过来的。1980年,市里拨款将这里围起来,建了墓园。”陈丰说。 园内立着市级文保单位“琉球墓群”的保护碑。供桌前方,从左往右依次摆开6台墓。每座墓规模都不大,形状像龟甲,即民间俗称的龟甲墓。墓碑上刻有“琉球国首里府宫舍益公乾隆四年己六月初五”“琉球国八重山西表亲云上梅公氏墓乾隆二十一年丙五月初六日立”等字迹。台阶一角还有3台墓,其中有一台墓碑上刻有“琉球国才库官源河亲云上向公讳维藩墓康熙57年岁次戊岁子贡求旬吉旦立”。亭子下方还有6块墓碑,都是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琉球人的墓碑。 陈丰告诉记者:“这里每年都会接待两三批琉球国的后人,他们烧香祭祀祖先,讲日本话。福建师大的琉球留学生会过来看看。” 据市博物馆副研究员陈静介绍,埋在中国的琉球人主要有三类:来华的琉球使团成员;来华的琉球留学生;中国沿海的琉球飘风难民。 据悉,当年福州的琉球墓分布在张坑山、白泉庵、吉祥山和金鸡山等处,1980年7月,日本冲绳县友好之翼访华团一行127人到访琉球馆,祭扫白泉庵琉球墓,其中一名团员源河朝康还找到了自己的祖墓,即上文所说的琉球国才库官向维藩墓。 台江河口是琉球贡使登陆地 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于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十分重视发展海外贸易,当时福州的对外贸易已扩展到西亚和阿拉伯诸国。明代是福州对外贸易的全盛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都是从长乐太平港侯风启航。明初实行禁海政策,只许官方朝贡贸易存在,福建被指定为琉球国朝贡贸易之处,明成化年间,市舶司从泉州迁到到福州,并在福州河口建柔远驿。 “福州港被指定为中琉交通的港口,台江河口则成为明清两代琉球贡使的登陆地。明朝廷规定,中国与琉球的朝贡贸易主要通过福州港进行,福州是对琉球开放的唯一口岸,也是册封使团离国启航的出发点。”闽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赵君尧告诉记者。 赵君尧说,明朝廷在闽安镇设“巡检司”衙门,又在台江十二桥的琯后街河口这个地方建立进贡厂和柔远驿。进贡厂为贮存琉球贡品,柔远驿则供琉球使臣居住。琉球国等进贡船在闽安镇经“巡检司”检验封仓后入福州内港河口,先把贡品贮存在“进贡厂”里,然后择期取道进京。琉球国的使者、通事、商人、船员等就住在“进贡厂”南边的“柔远驿”。 琉球国原本是一个“地无货殖,故商贾不通”“缚竹为筏,不驾舟楫”的海上岛国,生产力极为低下。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杨载奉“即位建元诏”出使琉球,同年12月,琉球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随杨载入朝进贡,这是中琉朝贡贸易之始,由此拉开中琉宗藩关系的序幕。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遣使赴琉球悼中山王察度,并封其子武宁为中山王,这是中国册封琉球之始。 为帮助琉球发展海上交通和贸易,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赐闽人三十六姓善舟者,令往来朝贡”。来自台江河口的蔡、郑、金、林、陈、魏等闽人三十六姓,后来移居琉球,他们几乎掌管着琉球与中国的贸易,为促进琉球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赵君尧说,明、清两代,福州河口一带是琉球国贡船和贸易船只的集中泊地。傅衣凌先生在《福建琉球通商史迹调查记》中说:“迄于清代,河口仍为琉球商人集居之地,故老相传,当贡船来闽时,其地的繁华殷盛,曾为全城之冠”。直到1875年之前,台江区十二桥琯后街一带仍随时可见宽袍广袖的琉球人身影。始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的“河口万寿桥”见证了中琉往来的历史。 琉球册封使中福州籍有4人 “中国每遇琉球王逝世和新国王登基,总会派遣使臣前往琉球谕祭故王并册封新王。接受册封的琉球国派进贡使前来中国朝贡,宣誓效忠。”陈静介绍说。 从明到清,中国政府共派出册封使22次43名,其中福州籍有4人:明万历七年(1579年)受命为册封琉球副使的谢杰(今长乐江田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受命为册封琉球正使的齐鲲;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受命为册封琉球正使的林鸿年;清同治四年(1865年)受命为册封琉球正使的赵新。 赵君尧告诉记者,册封使臣领命后,必须到福州筹造册封舟,募兵丁及其他随封人员,做好一切启程准备工作。朝廷下令在福州南台岛设立船厂,专门建造出使琉球的册封舟,福船为册封舟。明清两代中国册封使和中琉双方朝贡贸易之航路,即福州至那霸。船造好后选定黄道吉日登舟,由福州长乐梅花海口或五虎门海口开洋,经东涌小琉球、黄茅、钓鱼、赤屿、姑米山、叶壁,进那霸港,在海上航行单程一般要10多天。册封舟在带去朝廷柔远抚蕃圣旨的同时,也带去中国先进的文化技术,带去琉球赖以生存的贸易机会,促进中琉的海上贸易往来。陈静说:“闽侯南屿的周子和就作为随船人员,把福州拳术传到琉球,现在冲绳的空手道,就是揉合中国拳术的套路和技巧。” 琉球国进贡到中国的货物有琉球马、芭蕉布、金银罐、金纸围屏、泥金扇等。琉球商人从福建带走的货物主要是福建产的陶瓷、茶叶、丝棉织品和锡器、白糖等。 赵君尧说:“琉球逐步发展成为太平洋的贸易中转站,并一度成为明清两代对外贸易的重心,也成为明清政府获取海外物资的重要渠道。中琉贸易极大地推动了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弥补了明、清海禁时期福建与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经济往来的不足,不仅大大推动了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福建商品市场的繁荣,大大提高了福州港的地位。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而改为冲绳县为止,中琉宗藩关系保持了500多年。”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陈建国/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