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来他随女儿搬迁“陪读”,去年与女儿考上同一所大学 来泉州打暑假工的同时,苏以彬还在准备英语四级考试。 早报讯(早报记者 林书修 许钹钹 王柏峰 文/图)女儿到哪里读书,他就将自己的小餐馆开到哪里,44岁的武汉人苏以彬被网友称为“男版孟母”。2013年6月,苏以彬与女儿一起参加高考,他以高出女儿26分的成绩,和女儿同时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同一个专业录取。今年,完成大学第一年学习的苏以彬迎来了大学第一个暑假。7月15日,他来到泉州,开始了大学时代的第一份“暑假工”。 边打暑假工 边准备英语四级 昨日,在南安省新一工厂,记者见到正等着上夜班的苏以彬。他的床头,摆放着一本英语四级考试书。 “我半天就学会了。”刚到泉州没几天,苏以彬很快适应了工厂的注塑工作,骄傲地对记者说。去年他与女儿一起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录取后,苏以彬说自己现在的身份就是一名学生。暑假两个月,他和女儿都去打暑假工。女儿苏晓梅留在武汉一家商场做促销员,而他选择来泉州南安,找自己几十年的好朋友陈宝元。 7月9日,苏以彬从老家武汉乘坐动车来到泉州南安,开始了他的大学暑假工生活。暑假工的生活很忙碌,苏以彬却乐在其中,他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工作之余,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仍是学习。床头的英语四级考试书,每天都要翻上两三个小时,“英语很重要,我打算好好学,大二就去考四级”。 为劝女儿回校 陪她一起高考 说起为什么会成为女儿的大学同学,苏以彬说,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从幼儿园说起。 女儿上学前,苏以彬曾当过乡村代课教师,后来又去学了厨艺。女儿上幼儿园后,他开始经营自己的餐馆,女儿书读到哪儿,他就把餐馆搬到哪儿。“赚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女儿要有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样做,苏以彬是为了给女儿“补课”。所谓的“补课”,其实就是将白天老师上课的内容重新讲一遍。苏晓梅上学早,5岁半就上了小学一年级,生性又调皮,在学校几乎无法好好学习。于是,每天放学后重新上课,成了父女俩雷打不动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11年。 “很多人说我是陪读,其实我只是想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如今,苏以彬这样看待那段时间的“陪读”生活。但女儿的叛逆期仍不可避免地来了,甚至染发、逃课,离家出走。看着女儿抡起一根钢管就能打人,苏以彬知道自己再不管不行了,他和女儿定了一个“协议”:“只要你参加高考,读不读大学我不管你!” 这个条件对女儿很有诱惑力,父女俩达成了一致意见,苏以彬也决定以身作则,自己参加高考,体验女儿的生活,也为女儿打气。 2013年,父女俩一起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高考。女儿考了270分,父亲考了296分,两人一起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录取。入学后,苏以彬调剂了专业。 心藏大学梦 执著当“正式教师” 事实当然远非如此简单,在苏以彬心里,一直藏着一个大学梦。 1989年,苏以彬在老家武汉首次参加高考,他还记得当时的分数为495分。离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差10多分,老师告诉他,可以自费3000元读大学。苏以彬至今仍觉得遗憾,当时3000元对他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他只能放弃。 在给女儿辅导课业的过程中,苏以彬也找回了学习的干劲。“让我自己学,我也是学不进去的。”苏以彬坦言,如果不是一直担心女儿的学业成绩,他的学习动力并不强。“在给女儿辅导时,才发现那些课业知识也没那么枯燥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也重新找回了以前对于知识的向往和热情。 “现在我读大学,是想多学习知识的。准备读完本科,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然后成为一名正式的老师。”苏以彬充满自信地说,他的强项是数学,以后就想当数学老师。 也许没有人比陈宝元更懂得苏以彬的“正式教师”梦了。他们当代课教师时认识,陈宝元当了17年代课教师,最终毅然转身南下打工,看着苏以彬如今这样为梦想努力,他更是感慨万千:“来打暑假工,每天工作那么长时间,下班后还坚持学习两三个小时,我看了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很感动。” ■相关链接 “男版孟母”的大一生活 2013年6月7日,苏以彬和女儿苏晓梅一起参加武汉高考,之后,两人一起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录取。 到学校后,女儿坚决不肯与爸爸同班,苏以彬申请转专业,现在他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同时,考虑到苏以彬父女俩一起上大学,经济压力较大,学校为苏以彬安排了辅导员助理的工作,每月可拿到1800元左右的工资,贴补学习、生活费用。 入学后,苏以彬的成绩也令人刮目相看。去年期末考高数,全系96个学生,苏以彬考了100分,排在第一名,而且只有他一个人满分。不仅是成绩,苏以彬各项综合测评也让女儿和同学们心服口服。 (早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