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漳土地公与众不同的穿着 或填补少年慈禧传奇

  南靖山城镇大同路兴庆庙供奉的土地公形象特别。

  本报讯(徐东升文/图)在闽南一带农村,都有供奉福德正神的习俗。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大伯公,是专门供奉周朝为民造福的大臣张挥,他一般以普通人的穿着形象出现,而南靖县山城镇大同路兴庆庙供奉的福德正神,却头戴宰相帽、身穿皇帝龙袍。土地公如此形象出现十分罕见,文史考古专家和民俗研究爱好者在探究过程中抖露出有关“少年慈禧”的一段历史传奇。

  7月10日上午,笔者专程赶到兴庆庙探访。供奉福德正神的兴庆庙不大,只有14平方米,3台阶的平房砖木结构,前墙为栏杆铁门构筑。走进兴庆庙,只见供桌两侧两盏长明灯明亮,神位正中的福德正神左手捧着一个金元宝,右手握着一支龙拐杖,龙拐头系着2捆“神简”;其头戴宰相帽、身穿皇帝龙袍,栩栩如生。左边的武官手握一把刀,右边的文官捧书持笔,护卫福德正神。神像后面插着五面五色的令旗,旗面上各绣一条五色龙。住在大同路的88岁黄珍老人告诉笔者,兴庆庙的福德正神胡须由少女头发制成,其他地方的福德正神胡须一般是用刻须或画须。自少年懂事以来,她从未见过和听说其他地方的福德正神与兴庆庙一样的头戴宰相帽、身穿皇帝龙袍。

  兴庆庙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漳城告诉笔者,兴庆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期间,福德正神尊像被红卫兵用板车运到山城人民广场烧毁,庙被毁为平地。改革开放之后,在原址重建庙宇,再雕神像并根据老人的回忆,让其戴上宰相帽、穿上皇帝龙袍至今。相传,慈禧15岁时,为寻找养父惠征来到漳州府,在漳州旧桥下,被南靖人阮逢时搭救,暂住山城阮厝底(阮逢时家)近半年。一日逛街时遭流氓追逐调戏,情急之下,她躲入此庙供桌下,许愿求福德正神保佑,流氓在小庙前转悠一阵后离开。慈禧返京后被选为咸丰皇帝的宠妃。为感谢福德正神当年的“救命之恩”,她奏请皇帝特准兴庆庙土地公其头戴宰相帽、身穿皇帝龙袍,并由县令给其穿衣戴帽,配文官武将神像护卫福德正神。后来,人们便把慈禧住过的那条小巷叫“美人巷”。20年前因县城改造,“美人巷”被拆掉,改为现在的“工农巷”。别的地方为福德正神过生日都在中秋节,兴庆庙却提前一星期在农历八月初八给福德正神庆生,还要连演三天社戏,并举行“求龟”、“舞狮”民俗活动,锣鼓阵也采用慈禧太后家乡山西的套路。每年农历正月十四上午巳时开始,福德正神“出巡”,踩街至酉时才归庙。150余个“福户”、一年365天轮流为庙中的两盏长明灯添油并供奉茶果糕点,此习俗延续至今。近年来,兴庆庙管理委员会将福德正神“添油香”的钱,赈济当地贫困户和灾区。

  据南靖县文史专家谢新鎏介绍,《南靖县志·民国版》卷二十八《丛谈》载有一段传奇的文字。文曰:“逊清咸丰癸丑,漳观察文秀,号莲溪,正黄族人,遭双刀之乱,殉节殁于官。其女文氏(即西太后慈禧)避难山城,宿老师阮逢时家。事平回籍,值咸丰帝征选宫人,遂应选入宫,未几进位西宫,追念昔日拯救之情,乃赠阮逢时孝廉方正,赏给五品顶带荣身。弟阮逢尧候补分州。及明诏召京任用,而阮逢时则以年老告辞”。慈禧御前女官裕容龄的《清宫所记》记载:“慈禧的父亲惠征任福建汀漳龙道台,死在福建任上” 。光绪三年编写的《漳州府志》记载,“文秀,字莲溪,满洲正白旗人。咸丰二年十二月由浙江宁绍台道调汀漳龙道。四月,同安辖双刀会匪乱,袭陷郡城,遇害”。曾几何时,一些学者对慈禧太后少年在南靖生活的历史作了许多考证,基本得到认同。兴庆庙福德正神如此“服装形象”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发现,其奇异“穿着”成为一道独特的民间文化景观。兴庆庙福德正神形象背后这段历史传奇,从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慈禧少年之谜”的一段空白。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