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笔者从荔城区组织部获悉,在刚刚过去的全省创先争优表彰会上,该区获得我市唯一一个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县(市、区)党委荣誉称号。 近年来,荔城区在村级组织、非公企业等领域先行先试,推出多元党建模式,全区2万多名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创先争优,有效推动了项目建设、民生事业等的发展。 为破解村级组织发挥作用难这一“老大难”,荔城区建立了一系列长效机制。在原有2200万元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每年继续追加500万元用于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级干部报酬;该区还将全区886名村级干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区财政每年投入300多万用于补助离任村主干和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工资报酬。同时,实行40年以上党龄无职困难党员定期补助机制,全区1602名生活困难党员,每月每人发放100元的生活补助。西天尾镇林山村党支部书记喻福新欣慰地说:“有了养老保险和医保,我现在工作安心多了,干劲更大了!” 为服务非公企业,荔城区开展“四进企业”活动,全区各个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与企业攀亲结对,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目前,该区已拥有耐克、阿迪达斯2项世界级品牌生产基地,才子服装、三棵树涂料、卡朱米3项中国名牌,以及双驰、达芙妮等30多个福建省名牌、著名商标。该区还创新非公党建“集团化”管理模式,将“党委建在总部,支部建在子公司,小组建在车间”,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华港、泰盛等企业已成立公司党支部27个,在车间建立党小组83个,形成非公党建网络化管理格局。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问题,荔城采用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办法,分别在荔城经济开发区、黄石工业园区建立服务员工的“红色港湾”,发动企业主、热心党员、社会人士捐款建立“爱心基金”,向外来员工党员免费提供房屋租赁等信息,并帮助解决外来员工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困难。 创先争优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近年来,该区先后涌现出191个“模范党支部”、392个“党员先锋岗”、431个“优质服务窗口”,33名处级干部到一线挂钩项目,带动全区3000多人次党员干部下到一线、服务项目,全区项目建设明显提速,共实施“五大战役”项目473个,每年提拔的干部80%以上来自基层一线、项目一线。(黄朝霞 林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