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望新规能够成为治堵的一记重拳。(资料图片/记者 程午鹏 摄)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袁舒琪 何无痕) 恢复监控抓拍记分,今天已是第五天,反观前几天违法记录的“成绩单”,成效无法忽视,但成效背后,市民喊“堵”的声音并未消退。很明显,监控严罚确实让驾驶者的违法行为有所收敛,但从根本来看,它只是改善道路交通秩序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全部。 这时候,一个新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监控严罚之外,想要改善厦门交通秩序,哪些“关节”还没打通 【现象】 严罚扣分有成效,但仅是交通治理第一步 [观点:一条路如何走得不拥堵,从来都是两方面的事:车主要自觉遵守法规,按道行驶;管理者要完善设施,为道路疏通提供基础可能。] 对前三日的违法行为总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不难看出,各类违法行为都在波动中有所下降—违法行为总数从第一天的6119起、13部车子12分直接被扣光,变为第三天5653起、仅有3部车被记满12分;第三天超速、违停、违反禁止标线和违反禁令标志这三大违法热点,分别较第一天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监控严罚,确实减少了因违法行为而致的交通压力,但不得不提及的是,三天的数据并不能作为客观的样本,而减少的趋势虽然在数据中有所体现,降幅却也不甚明显。网友“凌若”就指出,这两天路面上“规矩”的车辆的确多了,公然违法的少了,确实有利于车辆通行率,但到了高峰期,该堵的地方还是一样堵,与扣分前并无差别。 归纳违法行为频出的几个区域,记者也发现,有几个地方,总是违法行为“高发地”。是经过这几个地方的驾驶员总爱故意犯规呢,还是这些区域本身设置上,就为违法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试图从违法停放的热点路段寻端倪,记者走访了金尚路、江头西路、兴隆路,发现其附近本来就存在停车位紧张的现状,违法停放,驾驶员确实是有苦衷。 这样看来,在城市交通的治理当中,严罚扣分,仅仅是向前走了第一步,交通治理,还有提升的空间。厦门市人大常委朱奖怀就认为,一条路如何走得不拥堵,从来都是两方面的事:车主要自觉遵守法规,按道行驶;管理者要完善设施,为道路疏通提供基础可能。 如今,从车主自律守法方面,监控严罚已经为其达成部分效果。更长远来看,要解决路面拥堵,让车流转起来,交通管理者也得开始思考,如何“软硬兼施” 硬的是设施,如设立高架桥、拓宽路面等,软的是管理者为道路行驶制定的法则。 【硬件】 增设高架桥,分流拥堵车辆 [窘境:多个路段一度规划建高架桥缓解车流压力,但至今都没实现] 先从硬件谈起。路面设置的状况,与实际车流量的相符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路段的路况,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就有几个地方,存在设置与车流量相脱节,而致车流一大就拥堵的状况。 每天傍晚五点半开始,文屏路的车流就开始密集。它们都是刚从成功大道下来,涌向厦禾路方向的车辆。记者观察多日,这处地方可以说是天天堵,的士司机陈师傅就感慨,每天晚五点到第二天早八点,从来不敢走这条路。 相似的状况还发生在成功大道万石植物园出口烈士纪念碑附近,不论早高峰还是晚高峰,这里都堵成一锅粥,为了争转向车道车挤车,自行车、电动车又在车流中穿行,交通状况十分混乱。 这样的拥堵,从硬件上有没有可解决之法 有,那就是设高架桥,而且相关部门也早就已经提出—2013年,火车站南站站平一路的设想指出,西段从火车站南广场起,在金榜山新建一条隧道,然后横跨后埭溪路,最终通过高架桥形式与文屏路相接,形成一个“小循环”路网,分散周边交通压力。当时媒体报道,预计2015年就可以完工,不过时至今日,仍然未见高架桥的踪影。 为何迟迟不建 记者无法从相关部门口中获得答案。但是,从目前来看,加强硬件,铺设高架桥,或许是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之法。 再看往吕岭路到蔡塘至环岛路,每逢夜间路面就极其拥堵,成功大道吕岭路口也几乎水泄不通,有市民建议,可否也在这段路上增设高架桥 【软件】 部分支路改单行道,在流动中缓解拥堵 [观点:道路是根据交通的流量、需求而设计的,而导致拥堵的原因也都不一样。在有些流量设计不合理的路段,使用单行道是一个好办法。] 软件的设立,或许还得从监控设备的布施说起。分析交警部门前日公布的监控设备不难看出,监控抓拍被广泛利用于城市主干道,但反观一些非主干道和城市支路,却少有监控“驻扎”。一位在一线工作的交警也向记者证实,这些路段确实不是他们的重点监管区域,对违法行为的现场查处也就相对较少。如此看来,它们似乎成了城市交通中“被忽略”的环节。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城市支路道路狭窄,加上违停状况混乱,车子在此流动更加艰难。牵一发而动全身,交通治理其实也体现着这样的“蝴蝶效应”,一次大的拥堵,往往是局部累加起来的。从这个角度看,对这些城市支路拥堵状况视而不见,车流又怎么能快得起来 例如莲兴路,这里虽然是一条较为狭窄的小路,但“人气”却很高涨。由于小吃店、饮品店较多,又没有监控抓拍,不少车辆就随意停在道路一侧,尽管停放的时间通常并不长,但一整排停满的车辆,让原本就不宽的路面就显得更为狭窄,来往车辆往往得互相避让才能通过。而这条小路其实并非唯一的出口。 为了避免出现乱停车的情况,管理者采取了这样一种办法—去年起,卧龙西路上突然出现了两排栏杆。栏杆密度不一,左侧的栏杆间距只有一二十厘米,右侧约为40厘米。旁边留出了80厘米宽的小道,供往来的行人通过。车是没人停了,但道路,却似乎比以前更窄了。 这样的办法,似乎并不可取。那么除了安插更多监控探头以扣分形式警戒驾驶者外,要解决拥堵,道路设置如何改,就成为新议题。对此,在交通问题专家林地球看来,条件允许的状况下,把易拥堵的小路改造为单行道,让车子在流动中解决拥堵,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道路是根据交通的流量、需求而设计的,而导致拥堵的原因也都不一样。在有些流量设计不合理的路段,使用单行道是一个好办法。”林地球说,多年前,香港、青岛等城市就提出了让车辆流动起来的交通管理理念,即减少路口相交的红灯,广泛使用单行道,车辆尽管拐个弯需要多跑路,但是在流动中拥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同步】 本报连续曝光 “行路难” 部门回应:会调查 本报讯(记者 袁舒琪 程午鹏 实习生 翁瑜娜)早在上个月,厦门即将恢复监控抓拍记分的消息传出后,本报就开始向读者公开征集不合理的道路标识标线设置。连日来,不断有读者通过网络、电话反映他们发现的交通设施问题。 读者马先生反映,湖里区华荣路悦华酒店大门口对向车道之间划着双实线,若车子不在酒店这侧行驶,就要从对向车道左转进入,但是只要一左转便压了实线。此外,同在湖里区的儿童医院门前也是相似状况,左转跨车道进入便要跨双实线,但要不违章进入,就要再前行几百米找调头区,对急着看病的市民来说,这样的设置很不合理。左拐违章,向前绕路,马先生建议能将入口处原本的实线改为虚线。 记者前日下午3点在现场看到,这两个路段车辆很多,不少要拐入酒店或医院的车辆,都只能再往前驱驶约300米到路口调头,再折回来,也有部分车主直接越过实线,在马路中间直接左拐,给来往车辆造成不便。 宜宾路台北小区的曾先生也反映了类似问题,他说,小区入口的路段是双实线,不能直接左拐进入小区,很不方便。 据了解,近一段时间读者提的意见建议包括成功大道文屏路出口没有提早设置虚线;火炬路与新丰路红绿灯处,左转车道太少,难以有效分流;调头区前是人行横道,一踩线调头就违章等等。记者已经将这些问题集中反映至交警部门、公路局、桥隧中心等部门,各部门均回应,会将问题汇总至业务部门,待查看后统一进行处理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