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专家献策支招 力挺厦门鹭江道建下穿通道(组图)

破解鹭江道交通拥堵问题迫在眉睫
破解鹭江道交通拥堵问题迫在眉睫
南京玄武隧道新庄入口效果图
南京玄武隧道新庄入口效果图

  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崔晓旭 易福进 实习生 王晓萍/文 吴晓平/图 一方面,鹭江道地下工程迟迟难产;另一方面,在高峰期、尤其是节假日困扰轮渡的交通拥堵难题,亟待破解。

  一个已列为重点项目的工程,超两年迟迟没有进展,按照有关方面的分析,是遇到了一些难题:如,成本造价太高,封路围挡会造成交通困扰,可能会出现新堵点,如何与轨道交通衔接。

  昨日独家披露这一消息后,也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建言献策。

  “其实,有关方面分析的这些难题,也可一一破解。”昨日,导报记者采访交通专家林地球和厦门规划界“元老”林荫新,他们不仅力挺鹭江道下穿通道尽快启动建设,也为鹭江道地下工程难题支招。

  现状调查

  鹭江道拥堵困局亟待破解

  有车一族叶女士在轮渡上班,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她还是习惯乘快速公交上班。

  “一方面是停车难,但更担心的主要还是下班后时常的拥堵。”叶女士说。

  而在叶女士的印象里,节假日的鹭江道,堵、堵、堵,更已司空见惯。

  鹭江道是前往鼓浪屿和中山路的必经之路,又是通往环岛路、进出老市区的通道,每天人流、车流可谓数以万计,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鹭江道周边,停车难,私家车经常在马路上缓慢行驶,找寻停车位;有的的士在路边候客挑客,等‘大活儿’到来。”导报走访鹭江道时,一旅游大巴司机告诉导报记者,鹭江道上私家车、的士、公交车、旅游大巴混杂,只要有几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就会让超负荷的鹭江道再雪上加霜。

  这两年的黄金周,鹭江道的交通更是堵得寸步难行。

  2011年“五一”小长假第一天,鹭江道成了 “停车场”。车多易刮擦,结果从下午2点到晚上8点又交通事故不断,9起交通事故给本来就拥挤的道路更添了堵;

  2011年“十一”黄金周,鹭江道又被挤爆;

  今年“五一”假期,厦门的道路交通又挤得够呛,鹭江道顺理成章成为最严重的堵点之一,小堵连连,每天到了下午4点以后,交通滞留就更为严重。

  专家献策

  四大难题都有破解“妙方”

  前日,有关人士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了四大难题可能绊住鹭江道下穿通道工程。

  昨日,曾任厦门规划局总工程师的林荫新和集美大学教授、交通问题专家林地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目前所谓的难题并非不可破解,关键还是执行问题。

  造价15亿还可解决旅游功能

  关于“鹭江道地下工程”的预算,8公里长的翔安海底隧道造价是30亿元,一个3公里长的陆地隧道造价就达到15亿元,比较起来,每公里造价超过翔安海底隧道。不少业内人士惊叹,造价太高。

  但在林地球看来,这15亿元,解决的不仅是交通功能,还有旅游功能。他说,翔安隧道只是进出岛的交通通道,鹭江道则不同,不仅有交通功能,还连接一大片旅游区域,具有旅游功能。

  “鹭江道附近,有鼓浪屿、有中山路,中山路是全国唯一一条通向大海的步行街,下穿通道的建成在疏堵的同时,也可以给中山路带来更多的客流和经济效益。”林地球说。

  林荫新则认为,不能单纯地拿翔安隧道的造价与鹭江道下穿通道作比较。“翔安隧道只是单纯地走车,一切建设都从零开始。鹭江道要考虑很多地下管线和与周边各支路的衔接等,这些都有很多难处。”

  工程开建可分段施工

  鹭江道在地理位置上,很重要。就算平时不封路,都可能堵得一塌糊涂,工程一旦开建,封路围挡,它的堵塞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引发全局混乱,造成随时性全城大堵车。

  林地球说,工程一旦开建,施工方不能为了施工方便,整段封路围挡,这样不仅会影响交通,也会影响去轮渡和鼓浪屿的游客。

  他建议,要高水平施工管理,进行分段施工。虽然整个工程不到3公里长,但也要分两三段进行。

  “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方案,如顶涵施工等,这样可以不动路面,避免大开挖,缓解交通拥堵。”林荫新说。

  车辆分流 设交通管制时间

  有人担心,鹭江道稍微“舒坦”了,但会有新的路段车流剧增,造成拥堵。

  林荫新认为,这有点杞人忧天。

  林荫新说,鹭江道下穿通道建成后,途经鹭江道的车辆都会快速从下穿通道穿过,不作停留,驶向环岛路或湖滨西路,这样就不会造成新的堵点。而把中山路作为目的地的车辆,可以分流走路面。

  “对于走路面的车辆,我们可以分时段交通管制。白天,路面上走人,对旅游大巴予以放行,其他社会车辆在规定时段,则要从下穿通道通过。晚间则解除交通管制。”林荫新说。此外,林地球也建议,下穿通道建成后,要对货车限制、客车分流。同时,将周边的思明南路和新华路都充分利用起来。

  和轨道交通同步建设

  下穿通道在鹭江道,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也从轮渡出发,这两个工程重点都在地下,又集中在同一个地点,两者如何衔接

  林地球和林荫新都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厦门要建地下通道,可以和轨道交通同步建设。

  “这两个地下工程不可能处于同一个空间,但可以同步开建,以免造成更长时间的交通困扰。”林地球举了个例子,下穿通道和轨道交通的关系就好比地下负一层与负二层。

  林地球说,现在,人类的发展已转移到地下空间,厦门的建设也要有超前的眼光。他建议,鹭江道的地下空间很充裕,可以打通充分利用起来,如火车站的地下空间开发一样。

  借书记的“火”把问题灭了

  好好的方案,说着说着,就没了下文。

  下穿通道建与不建、行与不行,连市委书记都不知情,更别说是普通百姓了。

  一个好建议,一个好提案,反复推敲论证,已经形成方案,并向市民公开,也得到市民的好评。但两年过去了,“毫无进展”。如此民生工程“难产”,难怪市委书记“发火”。

  为何搁浅,我们至今不得而知。要追问的是,这不仅是态度问题、执行力的问题,更是把“民生工程”摆在何处的问题。

  试想,如果不是市委书记在诸多干部面前公开“发火”,很难说,这事还会拖多久。

  眼下,随着车流的增加,尤其是轮渡一带节假日客流的大量增加,鹭江道常被拥堵得慌,不仅影响市民出行,甚至还伤及厦门旅游城市形象。这一民生问题,紧迫啊!

  纵使有这样那样的难题,方案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也早该有新的思路、新的变通方案了,早该给市民一个交代了。  我们看到,当这一民生工程再次成为焦点时,专家、不少市民,针对如何改善提升,提出不少好建议的同时,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期待。为此,期待借这“火”,有关部门能尽快破解这一难题,推动这一民生工程付诸实践。

  毕竟,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易福进)

  他山之石

  南京城样本

  高架桥曾是一座城市繁华的标志,但现在,一些大城市正试图通过一系列下穿通道,来取代部分高架桥建设。

  南京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

  “南京要建地下通道,也是很偶然。”有关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南京拟在一特殊路段建高架桥缓解交通,后有关单位觉得“不合适”,只能改下穿通道建设。这一下穿通道建设,受到广泛好评。

  尝到甜头的南京,一发不可收拾。让外地游客印象深刻的是,连著名景区玄武湖下,也干脆建起了下穿通道。

  “玄武湖湖面相当宽,绕行的时间很长,于是,最长的城市下穿通道‘卧’在湖床上,原本半小时的路程,‘抄近’2分钟就可通过。”路过玄武湖下穿通道的有关人士如此描述,这就像在 湖的湖底,建了一条条地下隧道衔接起来。

  而在一些重要的路段、车流人流密集路口,南京也试图通过一些下穿通道的建设,让一些直行车辆畅通前行,减少红绿灯的等待,以免车辆滞留在路面,造成高峰拥堵。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