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先生的墓坐落在闽侯竹岐一座大山里,由于墓碑缺失,之前一直无法考证墓主人是谁 这块墓碑,曾被村民拿去当作井栏 海都网-海都报讯(海都网记者 李熙慧/文 包华/图)宋代儒学大师—北山先生的墓碑,被村民当作井栏二十多年,也让这座古墓隐匿了起来。12日,记者从闽侯县博物馆了解到,古墓墓碑已经找到,博物馆和村里共同恢复了古墓的大致范围。 据悉,北山先生名为陈孔硕,是朱熹嫡传弟子。福州响当当的芙蓉园,第一任主人就是北山先生的儿子陈韦华。 半山腰发现墓碑 “这座宋代古墓在道光年间的《福建通志》、民国的《闽侯县志》上,都将地点记载错了。”闽侯县博物馆馆长曾江告诉记者,上面记载陈孔硕的墓在闽侯南屿龙泉村,其实这是他儿子的墓,他的墓应在闽侯竹岐半岭村。 12日上午,记者来到半岭村,村支部书记黄宗明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偶然在半山腰的水井边,发现了北山先生的古墓碑被当作井栏。随后让村里老人上山慢慢辨别,终于找到了北山先生的墓。记者看到,古墓刚刚整修干净,墓碑被重新立在墓前,上刻“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奉旨重修宋先儒太子太师北山陈先生之墓,十六世孙堂立”。曾馆长说,这座宋墓原来规模很大,相当于一个大型墓园,清代官方还专门修缮并立碑保护,可见对北山先生的重视。 儿子曾任南宋大学士 记者了解到,道光年间的《福建通志》、民国的《闽侯县志》上记载的宋代古墓,其实是北山先生儿子—陈韦华的,朱紫坊的芙蓉园正是他的府第别馆。陈韦华1179年出生在侯官县。因父亲是朱熹的嫡传弟子,陈韦华11岁初见朱熹,朱熹出联考他,上联:“一行朔雁,避风雨而南来”,陈韦华马上应对:“万古阳鸟,破烟云而东出”。朱熹听后十分惊喜,对孔硕说,“令郎气象不凡,前途不可限量也。” 曾江馆长介绍,陈韦华一生抗金、平乱、赈灾,朝廷有难,都少不了他治国平天下的身影。嘉定十五年(1222年)大破金兵。历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等。82岁高龄还出任福建安抚使兼福州知府,在任八个月。83岁逝世,墓葬就在南屿双龙村附近,现在石翁仲、石兽等都保存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