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湖周边30多条排洪沟已全面清淤,提高了城市的行洪排涝能力 台海网8月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近年来,厦门市开展了多项整治工程,一些洪涝灾害隐患点和易积水路段得到了治理。近期我市又将实施一系列整改措施,以提高城市的行洪排涝能力。 继筼筜湖周边30多条排洪沟实施全面清淤之后,我市将对岛内其他片区的排洪沟进行全面清淤,提高城市的行洪排涝能力。 我市的排洪沟都是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配套设置的。这些排洪沟建设的年代不同,大小、长短也有很大差异,但它们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长期的雨污水排放,导致排洪沟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不仅成为污染源,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行洪能力。 调查显示,我市的排洪沟有的已经投用了一二十年,但从没有进行过彻底的清淤,内部淤积严重。工作人员现场踏勘发现,有的排洪沟内部淤积已经达到65%-78%。也就是说,排洪沟内部大半空间都被淤泥占据。这在暴雨来临时,容易影响城市行洪,导致内涝产生。 去年9月,我市展开了筼筜湖流域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综合治理,第一项工作就是对30多条通向筼筜湖的排洪沟实施清淤作业,这也是我市首次展开大规模的排洪沟清淤施工。今年5月底,工程完工,34条排洪沟内共清出淤泥18万立方米。清淤作业对筼筜湖片区行洪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片区行洪能力至少提高了几倍,从今年的几次强降雨过程就可明显感受到:湖滨南路、湖滨北路等道路的积水消化速度大大快于往年。 像筼筜湖周边排洪沟一样,我市计划近期对岛内所有排洪沟来一次“大清肠”,从而全面提升岛内的行洪能力,减少暴雨来临时内涝的产生。目前清淤工程已经立项,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背景 市级洪涝隐患点 4年整治51个 我市从2008年以来,建立重点洪涝隐患点督查整改机制,洪涝隐患点按照影响严重程度,由市级或区级督办整改。这些洪涝隐患点由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确定整改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下达完成时限。对于短期内无法完成整改的,也要制定应急预案和采取临时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各区和责任单位对洪涝隐患点整改工作高度重视,及时部署,认真分析各洪涝隐患点致涝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并认真加以落实,多数隐患点得到及时整改。2008年以来,挂牌督办的市级洪涝隐患点共计57处,目前已经完成整改51处,整改率近90%。 近年来我市在片区开发过程中,严格实行防洪排涝体系“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的“四同步”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出现新的隐患点。(记者 殷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