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邵武市水北镇故县村菜农龚家明又来到村部找农技员曹道乐表示感谢。去年底,龚家明大棚里种植的辣椒出现了问题,曹道乐用手机农务通帮他解决了问题,让龚家明的辣椒卖了个好价钱,此次他除了表示感谢,同时还带着新买的智能手机,让曹道乐帮他安装“12316”手机农务通软件。 这是我市农业部门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一个小故事。 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正成为近年来我市“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工作着力点,“为农服务”这个老话题被赋予了日益丰富的新内涵。 近年来,我市在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拓展“南平机制”,深化“三级联动、重心下移”和民生“110”、“六要”群众工作法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工作机制,加强乡镇“三农”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改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条件和能力,努力把科研创新转化为实践成果,大力支持经营性主题发展社会化服务,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农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统防统治,让农民种田更轻松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呈老年化趋势,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科学用药水平偏低,滥用药、用错药、误过防治时期等问题导致病虫害防治成本高、防效差、功效低、农产品及环境污染重,农产品安全难保证。加上农村实行承包经营后,土地由单一种粮转向多种经营,种植品种出现多样化,这些都给病虫害防治带来新的难题和挑战。 由专业队伍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机械化的统防统治应运而生。2008年,建瓯富农农化有限公司与建瓯东峰镇坤口村部分村民联合组建“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治队”,起初,很多村民不愿把钱给这个新生的防治队赚。到了收割水稻的季节,由防治队负责的稻田,都有不同程度增产,而农户按传统经验自行防治的,却不同程度减产,有的地块当季水稻减产竟超三成。眼见为实,防治队在村民中的“口碑”越来越好。2010年9月,建瓯市富农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正式登记注册。 “加入合作社是件划算的事情。”社员陈志平这样评价。他算了一笔账:每亩稻田防治费120元钱,产值却可增加200元左右,万一有损失,合作社还负责赔偿。另外,插秧后就能外出打工,田间管理由合作社包了,到水稻成熟时再回来收割就好了,真是省时、省力又省钱。 全程承包、代防代治、植保技术咨询及农资配送,富农合作社在不断增加服务方式的同时,防治作物也由单一的水稻延伸到茶叶、蔬菜、果树、毛竹等,防治目标则由注重防效转向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保为重点的绿色防控。合作社探索建立一整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现农产品安全的源头控制、可追溯和后期问责机制。参与合作社统防统治的农产品,全都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如今,合作社已发展到14个专业防治队,涵盖水稻、茶叶、果树、蔬菜、毛竹,拥有防治队员156人,配备现代植保机械97台(套),纳入合作社统防统治的农田从当年的98亩发展到去年的5万亩。服务的地域也延伸到周边的建阳、延平、松溪等县(市),乃至省域的宁德、三明等地。 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每亩收农药和人工费120元,农作物减少农药使用2~3次,每亩水稻增产50~70公斤,茶叶增收500余元,蔬菜增收800~1000元。统防统治节约了防治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农药残留及污染,提高了农产品品质,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武夷山市国锋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自从购进最新植保机械无人单旋翼直升飞机后,合作社的名气大增,本地甚至周边县市要求帮忙灭虫的人越来越多。用无人机灭虫,省时又省力,喷出的农药雾滴比常规喷雾法均匀,且多分布在稻丛、茶丛的株冠层,可有效地应用于稻、茶病虫防治,具有别的喷雾作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经过几年的推广和建设,目前我市拥有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66支、1272人,各种植保设备1746台(套)。越来越多的农户从繁杂的农田劳动中解放出来,享受到植保防治专业化、机械化服务带来的好处。 信息化建设,让科技就在农民身边 邵武菜农龚家明急着要安装的“12316”手机农务通有何大本事 原来,农务通上有专家咨询、三农咨询、农事之窗等16个版块46个功能模块服务,只要下载了农务通,就可以和专家直接进行沟通,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上的各种问题。而且有了农务通,还能将农产品推上互联网,让各地的客户都能订购。邵武市肖家坊镇登高村的青年肖建华就是利用“12316”和“世纪之村”项目创立的“网上农家店+实体农务产品公司+信息点”的商业模式,将家乡的登高米酒推上了互联网,没多久就收到了客户的订单。 据悉,我省已被农业部列入推广手机农技服务示范省。从去年4月起,我市大力推广“12316”,目前已有10900多人在手机上安装了该软件。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上,我市还抓好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建设工作。去年6月,南平智慧农业信息服务终端——“慧农信”手机客户端正式启用。这是一套集农技学习、专家咨询、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等应用为一体的智慧农业信息终端。目前,全市已有2000多农户开始使用这一平台。 除此之外,我市还通过科技局牵头,各部门配合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开展星火培训,鼓励科技创业等方式将科技带入农村促进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据悉,近两年来,我市共举办各类星火技术培训班1276期,培训学员57410人次。 农业合作社,让农民逐步职业化 “长腾,这批百合花春节就能上市,估计价钱会不错!” “希望能卖个好价钱,这样我们合作社才能赚钱。” 24日上午,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杉木王花卉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魏长腾就和社员在百合花大棚里忙开了,他们正在采摘准备运往福州的百合花。这是延平百合花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9年,由延平区政府牵头,结合三农等惠民政策,筹集资金在王台镇建立了4个百合花生产示范基地,成功引导茫荡山种植散户前来发展。近年来,延平百合花实现跨越式发展,继茫荡、王台、峡阳等8个乡镇后,樟湖也于2014年开始规模化种植百合花,全区百合花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产值2.4亿,成为全国第三大百合鲜切花产区。 延平区花卉办主任陈文靖介绍说,百合花基地的建设是先搭建平台,再承包、租赁给具有资质的专业合作社或企业运营,以期达到示范作用最大化,自然带动村民的目标;而政府只需专注于整个百合花产业协调、规划,这将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与单纯发放补助给个人相比,影响更加深远。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经营,让长期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向靠天吃饭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了农业的生产规模、服务规模和组织规模,使农业生产的经营基础发生变化。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指出了2014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同时也说明了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全市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有3480家,成员11.56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6万户。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正起到别的主体无法企及的作用。在2014年以及更长的时期内,农民合作社正在呈现出联合化、实体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闽北各地农村农民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为了维护规范农机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在南平、建阳农机农业部门引导下,去年12月26日,闽北首家农业机械合作联社——建阳裕青农业机械合作联社在建阳武夷农机大市场挂牌成立。十县(市、区)69家农民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代表参加,选举产生首届理事会。农机合作联社成立后,主要帮助各农机合作社规范建设,完善农机安全、财务等各种管理,规范农机作业质量及作业收费标准,帮助农机合作社拓展业务、申报相关项目,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各类农机技术培训及试验、示范和推广平台。 可以预见,随着耕作规模扩大,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晰,农业技术、农机、质保、销售、信息等各种各样的服务需求旺盛,来自政府、社会、企业、院校等各个层面的社会化组织将不断涌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加快构建,农业生产将更加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