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警惕各类陷阱 本报讯(记者 杨佳彬)春节后,随着来泉务工人员返城高峰的到来,越来越多人加入求职队伍,形形色色的骗局也接踵而至。昨日,泉州警方分析了往年多发的“招工”骗局,提醒广大求职者提高警惕,识别不法招聘的伎俩,避免个人权益受损。 假公司:丰厚待遇当诱饵 去年春节后,在大四实习期的王鸣(化名)投身找工作的队伍中。通过网络,她联系上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该公司自称是某知名集团的下属公司。投完简历不久,王鸣就接到该公司的面试邀请。前往应聘时,王鸣发现该公司布局简单,人员很少,与大公司的旗号并不相符。然而,在公司负责人的花言巧语下,王鸣打消了疑虑,并缴纳了2000多元的保证金。等候面试结果数天未果后,王鸣再前往公司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这时,王鸣才醒悟,自己遇上了假公司。 记者从警方处获悉,假公司行骗的形式还有多种。近来,不少求职人员频繁收到“高薪”招聘信息,如“兼职打字员,轻松赚外快,每天300元,当天结算”。然而,对方总会要求应聘者交纳“审核费”,一旦应聘者求职心切,就很容易上当。 民警表示,王鸣遇到的骗局并不高明,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公司或下属公司的旗号,在繁华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作为诱饵,开始他们的“招聘”工作。这种骗子公司的特点就是:公司布局简单、工作人员少,招聘时以丰厚的待遇骗取报名费。所以当招聘公司向您要报名费时,您就要提高警惕了。民警提醒,正规的面试和缴费等都需当面进行且需开具发票或收据,应聘者不要被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账号汇钱。遇到上述情况时,求职者可尽量搜集相关证据,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 黑中介:花言巧语诓费用 春节后,工作职位琳琅满目,不少求职者在招聘会上逛花了眼,有的干脆找上中介,期望花钱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过,选择中介时,求职者可得擦亮眼了。 来自广西的务工人员小刘就遭遇了黑中介的骗局。在一家中介处,负责人热情地咨询他喜欢哪种类型的工作,并信誓旦旦地表示,绝对可以帮他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对方的一再推荐下,小刘缴纳了300元的中介费,然而,几天下来,对方介绍的工作要么上班地点远,要么待遇低。小刘感觉自己受骗了,便要求退钱,谁知中介以他挑三拣四为由拒绝了。 记者从泉州警方处获悉,有些黑中介既不进行工商登记,也不交税,他们打着介绍工作的名目向求职者收取中介费、资料费等各类费用,却迟迟不给介绍工作。等到求职者明白受骗上当,交出去的钱却没有办法再要回来,而待劳动监察部门接到举报后前去查处,非法中介多已人去楼空。 记者从劳动监察部门了解到,从事职业介绍业务必须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领取职介许可证。正规的职介机构通常具备以下特征:在办公场所悬挂营业执照和招工许可证原件;对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一一明码标价;公示劳动监察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收费时出具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且发票上所写收费条目与实际服务项目相符;服务人员持有职业资格证。 托关系:竹篮打水一场空 找工作的“征途”上,难免会遇到有些人声称门路广、关系多,可疏通关系帮求职者找到好工作。有这样的人找上门,求职者可得多留心眼。 警方提醒,一些骗子利用求职者的急切心理,打着“找关系”的旗号忽悠你,他们往往自称是某某单位领导的亲戚或朋友,可以为求职者打理关系,疏通路子。骗子会用尽他的花言巧语让你相信他多有实力,当然走后门总是免不了要花钱打理,于是骗子们就很自然地从求职者的口袋中把钱拿走。而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求职者们的漫长等待,直到有一天他们恍然大悟,这一切只是个骗局。 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