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容川码”石碑重现天日 古月港海丝文化有了实物佐证

原标题:龙海海澄“容川码”石碑重现天日

古月港海丝文化有了实物佐证

 

“容川码”石碑背后碑文160多个字

 

“容川码”石碑被发现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漳州月港,在参与“海丝”九城市联合申遗过程中,多为史料记载,少有实物保存。近日,龙海市海澄镇容川码头港口社一块“容川码”石碑被发现,碑文记述了海商蔡志发捐资修建容川码头、热心公益救助饥民的事迹,为月港参与“海丝”申遗提供了一个实物佐证。

3月19日,记者来到容川码头港口社,在翻修一番的观音亭里,76岁的管理员许素珍老人热情地带记者一睹石碑的风采。这块石碑暂时被村民放置在观音亭后门,由于石碑出现断裂,当地村民特地做了个木架将石碑安放保护起来。

许阿婆介绍说,“石碑是在去年修缮观音庙的时候发现的,当时工人正在观音庙旁淘水沟,施工工人感觉脚下有块大石头,用鞋子摩蹭一番,发现石头上有刻字,赶紧找来几个大汉,把这块百来斤的石碑抬出来。”经过清洗,“容川码”三个大字呈现出来,大伙欣喜不已。后来,有村民用面粉在石碑上涂抹,进一步看清楚石碑上面的刻字。

龙海政协文史委委员、龙海一中教师洪达勇闻讯赶赴现场,结合《海澄县志》,解读出石牌上记载的160多个文字:“《志》语:蔡志发,生平孝义,辛勤经商所得,尽归其父,不入私囊。兄弟五人,并相友爱,同爨四十余年。尝捐赀累石,砌容川码渡头,往来便之。万历十八年,岁饥米涌,适志发所驾广船二艘载米二千余石,平价售人,存活甚众。×人并高×义。郡守李载阳扁旌其庐,右述县志,族宦×××”。

经洪达勇考证,这些文字大意是说:历史上的容川码头是蔡志发(又叫蔡容川)出资修建的,蔡志发作为龙海本地海商,他热心公益事业,在饥荒时期米价大涨的时候,用大船从海外载回来2000石大米平价卖给饥民,救活了不少人。

记者仔细查看了这块石碑,长176厘米,高34厘米,厚10厘米,石碑两边还有石榫,据村民猜测,以前应该为一个石门碑。

据从小就在港口社长大的许阿婆回忆,她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容川码头边玩耍,印象石碑是架在通往容川码头的石拱门上面的,来往的客人一上码头就能看到“容川码”几个大字,后来时间久了码头没那么热闹了,石拱门也不见了,“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还能从地底下挖出这块石碑。”许阿婆笑着说。

港口社的观音庙距离容川码头只有100多米,“文革”时,观音亭遭到破坏,庙旁被村民围成猪圈,这块石牌应该是那个时候搬过来的。(记者 邓娜 文/图)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