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东门窑衰落或因明朝海禁 专家:纳入清源山景区范围

碗窑和后路一南一北两个窑址,距离泉榕驿道(现国道324线)不远,有利于运输。

相关新闻:“碗托”筑房你见过吗  泉州东门窑一堵老墙见证海丝辉煌

本报昨日第8版报道,丰泽区城东街道有一幢用“碗托”筑成的房子,“碗托”取材于宋元时期的东门窑。东门窑兴盛的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可以说,东门窑见证了当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辉煌。

斗转星移,东门窑湮没在历史大潮中。昨日,在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踏访遗存的东门窑。

□记者 廖培煌 实习生 彭坚林 文/图

南北二窑址 瓷片不计其数

东门窑分为南北二窑,“碗托”厝在城东后路的北窑边。在古厝后面的龙眼林,地面上、土层中,瓷碗碎片随处可见,大多为青瓷和青白瓷。距离古厝10多米远的山坡,有一处山地豁口看起来像是其中的一个窑口。在其周边的泥土断层中,有相当数量的瓷碗碎片,不过没有品相较完好的。

南窑所在的山坡,当地人称为“碗窑山”。从踏进山坡的第一步,就犹如踩入“瓷林”,不经意间踩到瓷片,便会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这里的瓷片比北窑的更大一些,均以青瓷为主。成摞的瓷碗底部叠在一起,掩盖在落叶和泥土中,稍微用手一拨,就裸露出来。“碗托”也很多,以至于每走几步就能找到较为完整的。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人员黄伟介绍,“碗托”是烧窑时用来垫放瓷器的,“碗托”数量之多,由此可以想象当时这个窑出产的瓷品数量很庞大。

当地居民魏先生介绍,早年到山坡上,随便走几步都能发现比较完整的瓷碗,后来龙眼林茂密,有的瓷碗或瓷片成堆掩盖在泥土和腐烂的树叶底下。

不过,在记者踏访的两处窑址中,均没有看到窑口。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