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湖里》水彩画。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谭欣妮 郭睿 图/记者 姚凡)“等这幅画装裱完成,七分就成了十分。”见记者蹲在画前一脸沉醉,主创画家笑着说,“现在还不是她最美的样子。” 这是水彩画《创新湖里》,“百名画家共绘美丽厦门”活动六区组图的其中一幅,由画家郑起妙、黄永生、姚波、杨晓光、林秋蔚、陈中兴、陈明华和林再福合力完成。从打草稿到最终成图,耗时两月,易稿十余次,这八位画家的合作所取得的效果实打实的好。内容丰富自不必说,苍茫大海打底,“日月天地人”五座五缘湾大桥横跨其间,邮轮码头、高崎机场、湿地公园一字排开,画面却丝毫不显累赘,只觉得样样都精致得恰到好处。意境更是极美,水彩自带的那点薄纱感在这幅画里展露无遗。 这幅《创新湖里》即将在5月份的艺术厦门博览会上与观众见面。相信配合现场的灯光,沉醉的可不止记者一人。 【意境美】 画面滋润适宜 展现湖里风采 初看这幅画,便觉得“带着一丝水汽”,用主创者的话来说就是“滋润”。这份“水汽”与厦门人基因中挥之不散的“潮意”紧紧契合,让人不知不觉在画里找到归属感。 水从何而来 自然是围绕着厦门岛的大海。六区组图中,湖里是惟一一幅以水为基调的作品,配合朦胧的天色,更有水天一色的效果。最让人着迷的是,天边初生的一轮明日和光影变换,水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被阳光覆盖的地方水色澄清,闪着金光,几近透明;而靠近画面两边,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水色则渐渐染上深蓝,汇入幽深的大海。 当然,这并不单纯是一幅迷人的山水图,湖里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也无一例外地体现于画面当中。左侧有热火朝天的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码头,层叠的集装箱让人看得目不暇接;远处有一架飞机正划过天际;邮轮码头和游艇码头当然必不可少,在画面右侧,你会看到数不清的游艇停泊在岸边,一派闲适气象。 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画面中心那一抹深深浅浅的绿草。这是湿地公园,水面最清澈的地方。“社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保护。”画家们说,湿地公园一向有“城市绿肺”之称,放在画面中央,正是恰如其分。 【架构奇】 穿越时间空间 联系过去将来 能把画面的整体色彩把握得如此清新自然,画家们的功力可见一斑。八位画家基本上是同时创作,彼此间对于颜色结构的安排交流甚多。他们告诉记者,水彩讲究颜色对比,天上有太阳初升的金黄色,那下面就该对应深浅不一的海蓝;湿地公园那里用了深绿,那闽南古厝就得染上一抹砖红,这样画面才好看。 不光颜色把握得好,画家们对码头机场等地方的细节描绘,也颇为传神。这与他们时常组队写生不无关系,他们告诉记者,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水彩画家们就经常前往码头集中创作,“这代表一个城市的新兴力量,其中的韵味是不可言传的。”与工业高科技发展相对应,闽南古厝也占据了画面一角,这是画家们执意要加上的,“闽南文化的传统,是我们的根。”这幅画仿佛模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湖里区最美的一面展现于观众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