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姐妹夺得一二名 决赛最后一轮,台上只剩姐妹俩,轮到妹妹陈洋上台书写,姐姐陈汪在等候区为妹妹打气。 比赛现场 评委亮牌 4月19日下午,在市艺术馆内,一场 “听写大赛” 激烈上演,从宁德市各县(市、区)初一、初二学生中选拔出来的80名小选手一决高下。最终,陈汪、陈洋、陈闻达、陈权、郑邵轩5名小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将组队并于6月中旬赴京,代表我省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比赛。 三轮比赛决出5名优胜者 “颂偈(sòng jì),佛经中的唱颂词”、“亶厚(dǎn hòu),忠厚、淳厚的意思”、“椪柑(pènɡ ɡān),果木柑的一种”……随着主考官念出词语和释义,台上的两名对决选手或低头思索,或奋笔疾书。当大屏幕上显示出正确答案时,台下总是响起热烈的掌声。“好多词我有听过,但都写不出来,这些孩子太厉害了!”家住市区华庭小区的市民吴先生赞叹,他特意带着一年级的儿子来观看比赛。 经过第一轮的两人同题对抗赛后,20名决赛选手被淘汰了一半,“我刚才把‘咯血’的‘咯’字写错了。”寿宁鳌阳中学初二吴东航惋惜地说,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他花了三周时间,背下了整本《现代汉语词典》。 第二轮比赛开始,场上的气氛更加紧张,只要有一个字写错,就只能离场。“秕谷,好,又写对了!”台上,福鼎一中初一学生陈闻达沉着应战,60秒的书写时间,他通常在40秒内就提交答案,而台下的带队老师温万里,似乎比他还要紧张和激动:“预赛100分的听写题,陈闻达拿了94分,在80个选手里是最高分,我对他很有信心。”陈闻达果然不负众望,与同校的陈权,霞浦民族中学的郑邵轩,以及蕉城区树德中学的陈汪、陈洋一起进入第三轮比赛。 第三轮比赛是个人冠军赛,陈汪和陈洋这对双胞胎姐妹花格外引人注目,无论是多么生僻的词语,她们都能写出正确答案,“箜篌,正确!”、“卑庳,正确!”、“腰绖,正确!”……场下的观众们连连惊叹:“太厉害了,简直就是‘活字典’啊!”最终,姐姐陈汪略胜妹妹一筹,夺得了比赛冠军。 用心和积累造就“活字典” 记者了解到,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前两届我省都由厦门市选拔选手组队参赛,鉴于宁德市2014年组织开展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在选手的选拔、训练和参赛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省语委决定今年由宁德市选拔选手参赛。 3月30日前,宁德市各校组织学生参加选拔赛,从全日制初中一、二年级在校学生中,选拔出了80名小选手,参加市级预赛,获得前20名的选手进入4月19日的市级决赛。记者在决赛现场看到,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比赛,“比赛不是很难,就是有的字很容易写错。”在宁德师范附小念六年级的郑航生,在台下也拿着纸笔全程“听写”,他告诉记者,决赛的七十多道题里,他答对了一大半。 相比孩子,大人们反而觉得比赛的难度相当大。“第三轮的13个词语,我只有1个写对了。”市民刘小姐感叹道,“这些词语太生僻了,平时虽然有见过,但没认真去看怎么写,而且现在用惯了电脑,更容易‘提笔忘字’了。” 那么,将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总决赛的5位小选手,是如何做到记住这么多词的呢 冠军陈汪说,她和妹妹在学习之余都爱看课外书,特别是中国古典名著,遇到一些生僻字,就查字典记住。 “最重要的还是用心和积累。”陈汪和陈洋的班主任夏之乎告诉记者,姐妹俩的性格文静淡定,学习认真刻苦,分别担任班上的副班长和宣传委员,她们念初一时,他就整理了两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资料,让姐妹俩进行练习,此外,1700多页的《现代汉语词典》,姐妹俩也全都背了下来。(记者 林珺/文 王东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