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吴晓菁 李晓平)这几天,海峡汽配城的员工刘雨榕一直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这源于在8月5日举行的翔城国际限价商品房公开摇号活动中,她幸运地拿到了令许多人羡慕的“921”号。 “我曾经对女儿许下承诺——妈妈一定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下,我终于可以实现对女儿的承诺了。”35岁的单亲妈妈刘雨榕开心地说,“很感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这些无房户有了买房的希望。我也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温馨城市。” 刘雨榕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我市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心声。他们,通过保障性住房,已经或正在圆他们的“住房梦”。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对于厦门的保障性住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明确指出,有关部门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分配的进度,让住房困难家庭尽快拿到房子;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适时适当扩大保障覆盖面,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分配,更好地实现“住有所居”。 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让许多对保障性住房翘首期盼的中低收入家庭吃了一颗“定心丸”,引发了全市上下的广泛热议。 【专家】 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做了大量工作 “住有所居——于书记提出的这个目标,使用了这么平民化、大众化的语言,很得民心,让我们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的确确是在为百姓谋福利、谋幸福,而现在这个目标也正在逐步实现。”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林荫新说,多年来,厦门在解决百姓住房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光是盖房子,还在改善城区环境,完善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下了大力气。 厦门市规划院院长王唯山表示,所谓“住有所居”,不一定是让市民拥有住房,也可以通过租赁等形式,保证百姓入住配套完善、环境优美、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房子。 王唯山说,从目前来看,保障性住房转移到岛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从厦门的规划上看,岛外的环境好,基础设施建设跟得上,再加上现在轨道交通也即将启动建设,以后可以承接岛内外便捷的公共交通,到岛外居住可以看好。 【民主党派】 保障房公共配套要引入竞争机制 连日来,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同样对市委市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决心倍感振奋。他们也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民盟厦门市委此前曾对厦门岛内外的两个保障性住房小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民盟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朱奖怀建议,我市应合理制定保障性住房包括商业、医疗在内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为今后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保障房小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我市部分无党派人士表示,于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适时适当扩大保障覆盖面,这个观点合民心顺民意,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建厦门市委兼职副主委白雪卿说,保障性住房应该降低“门槛”,继续扩大工薪阶层和低收入人群的覆盖面,才能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保障性住房的位置、面积应该尽量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房子本身要充分考虑低碳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市民】 希望加快保障房分配速度 昨日,本报热线968820也接到许多热心读者的来电,为民生大事建言献策。思明区鹭江街道大同社区居委会主任洪良毅致电本报说:“厦门的保障性住房分配很公平,我本人也申请了翔城国际的限价商品房,虽然没摇到,但我觉得公开摇号的方式是最公平的。”他说,希望能够加快保障性住房分配的速度,让住房困难家庭更快入住新居。 住·亮点 ●截至今年6月,我市已组织了19批保障性租赁房、6批经济适用住房、4批保障性商品房申请户的选房配租配售工作。 ●全市16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已有12个项目约2万多套交付使用。 ●未来两年内,我市可以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房源还将有数千套。 【网友声音】 网友“在城言城”:要提高保障房的建筑质量,加快保障房的建设速度,增加保障房的数量,毕竟厦门的需求量很大。 ip地址为“110.85.×××.55”的网友:要多建设一些岛外的保障房,严格审核,杜绝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人为制造条件进行申请。 网友“可可”:岛外的发展日新月异,可以逐步把保障房更多地安排在岛外,拓展城市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