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保安王亚军
2015年4月,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当保安的王亚军,和他的《姿色鉴定学概论》,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反感的人认为他惯于“炒作”;认同的人觉得他足够“犀利”。
在10万字的书稿中,他提出色值、色型、色态、色酬等理论,强调姿色对一个人生活、事业、爱情的重要性。通俗点说,就是长得漂亮在一定条件下能“靠脸”换取社会资源。
何为漂亮 王亚军设立了“鉴定标准”,将人的相貌、姿态、穿着等外在形象分为了四个等级。小到眉毛、眼睛、鼻子、牙齿,大到脸型、颈部、躯体、四肢,甚至身体动态和声音音色,都有可参考的鉴定依据。
但细化的理论依据,王亚军并未过多透露。书稿在3月初作了版权登记,没有出版,他要“保密”。
姿色的“鉴定标准”,由王亚军一手创立。
对于“标准”的权威性,王亚军并不担心。按照他的说法,这是在阅读过大量相关书籍,咨询过很多化妆师、造型师,并曾在一位入行多年的影视化妆师工作室里学习后的理论总结,足以支撑姿色鉴定标准的“客观和中立。”
此外,理论还建立在大量研究样本基础之上在,研究的样本是人。
去中戏当保安就为“看人”
王亚军一天至少观察30个人。
他们来自闪烁着荧光、大大小小的显示屏里,来自充斥着各种声音、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来自灯火通明喧嚣热闹的商场,穿梭呼啸风声的地铁站,冰冷的医院和平静的校园。
坐地铁时,王亚军会刻意从一个地铁口走到另一个,乘着扶梯上上下下。当目光随之扫过满满的人群,这是种“收获”。就连在医院等待就诊,他都在观察。
一个满脸皱纹,佝偻着背,捧着饭盒颤颤巍巍吃饺子的老太太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典型的农村苦难老人形象,她这样的演悲剧都不用化妆。”
在中戏当保安时,他的眼光总是落在过往的年轻学生身上。一个多月的观察,让他确定“艺术学校的学生百里挑一”。
去中戏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人”,他毫不避讳。
其实中戏并非他当初的唯一目标,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都是他当保安的理想场所,只不过因为年龄和住宿问题,他最终去了中戏。
王亚军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小萝莉和小鲜肉身上,各路明星也是他的“菜”。
但在现实生活中,王亚军没有见过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