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林语堂故里曾有座“公差庙” 追寻公差爷传奇故事

公差爷在接手地主基本荒芜的田地之后,却不忙于复垦耕种,而是在荒地上种起竹子和树木。待竹高林茂后,公差爷便砍竹伐木,以树木当桥墩,用竹子做桥板,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花山溪上架起了一座竹木桥,方便两岸民众往来。

有一年六月,暴雨如注,河水猛涨,年老的公差爷巡视竹木桥,发现桥墩的一根木桩松动,将危及过往群众的安全,便冒雨守护竹木桥,提醒行人小心过桥。正当他在雨中忙于加固桥墩时,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击中了他……雷雨过后,当地群众闻讯赶到小桥,经过连续多日的搜索,就是找不到公差爷的踪影。

悲伤痛定之余,人们感叹:“公差爷这么好心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善事,积了无量功德,是不可能被雷电劈死的。公差爷应该是老天爷派他下凡间帮我们的,因为年纪大了,老天爷怜他孤苦无依,不忍心让他在凡间再受苦受累,就把他召回天庭。”

为了记住公差爷种植竹木造桥,人们便把公差爷种植竹子、树木的地方叫“竹树”,这便是坂仔宝南村竹树社社名的由来。同时,为了感恩公差爷的功德,人们又在竹木桥北岸的民主村那一头(即现在林语堂文博园北岸),修建了一座“公差庙”,雕塑公差爷神像,逢年过节四时祭祀,让公差爷尽享人间烟火,护佑子孙后代出入平安。

遗憾的是,这一座庙宇在清末民初被毁,废址现今被辟为蜜柚园,残留的基石和柱石尚依稀可寻。值得欣慰的是,几百年来,花山溪两岸民众口口传颂着公差爷的善举功德,庙宇所在处的地名 “公差庙”,庙宇前花山溪的一汪小溪潭 “庙潭”,庙宇后的一座小山包“庙仔山”,一直沿用至今,一切的一切都在默默地讲述着公差爷的传奇。(赖金才 文/图)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