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舍日记》(dog house diaries)上曾刊载过一个漫画,漫画家把两张几乎相同的图片放在一起,在第一张图中,一个男生坐在一边,看另一个男生歪歪扭扭地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方程式。 “哇喔,你的数学糟透了,”旁观的男生对小伙伴说。 另外一幅图中,旁观的男生没变,写方程式的是一个女生。 “天哪!女生的数学糟透了!”男生如是说。 尽管看起来挺幽默,这则漫画却影射了一个不好的观点,一个持续困扰女性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观点:尽管女性在人才市场的情况已不断改进,但理科领域的女性领军人物少之又少。长期以来,男性都认为女性根本没有理科慧根,可原因不仅仅如此,甚至还相差很远。 数项研究发现,人们的确对女性理科能力存在广泛的偏见,甚至还有几位好心的专家指出:即使女孩们选择了“女性化”的职业——其中不乏一些条件不错,可能成为理科精英的女性,她们也还将受到这种偏见带来的压力,而男孩子则继续在理科领域遥遥领先。 下面,我们就列出你(没错!就是你!)认为女性不擅理科的十大原因,同时,我们会用研究和数据一一拆穿这些谬误。 10. 偏见 (“女性不擅理”只是一种偏见。) 目前,社会招聘程序已取得显著进步,确保整个过程免受歧视或偏见的影响。因为我们知道,招聘就不应心怀成见,尽管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女性整体人均工资水平仍低于男性,我们的进步空间还很大(按照目前这种速度来的话)。 并不是所有做出带有偏见的决定的雇主就心怀成见。如果说是他们的潜意识左右了他们呢 有时候,即使一些心怀善念的雇主都会受其影响,反过来,这也会影响我们看待理科等顶尖领域中所谓高知的眼光。 2008年一项研究将雇主和备雇对象分成两组。每位备雇对象都会做一项测试:“4分钟内完成两位数加法速算。”(当时,双方对这项研究都不知情,但大家都已知道,受测的男女表现不分伯仲) 在这一测试中,男女的表现都相当出色,但当拿到受测对象的照片时(这是雇主仅有的关于备雇对象的唯一信息),男性被录取的可能性整整高出了一倍——无论雇主是男是女,同时,雇主们还做了一项內隐联想测试,测试结果也暴露了人们潜意识中对男女理科能力高下的判断。 9. 自我实现预期 (“女性不擅理”只是一种自我实现预期。) 自我实现预期是指人们对环境、事件、他人都会抱有的某种或好或坏的期待,这些期待会影响人们待人接物的行为,从而使这些期待变成现实。例如:一位雇主觉得自己雇员是一群不忠的混吃等死之辈,那他对待雇员的方式可能让雇员真的变成他想象中的那样。 上面的例子揭露了偏见是如何影响雇主的自我实现预期。相应的,女性也常无意识地选择明哲保身:有些人远离涉及理科的领域,有能力驾驭这些学科也逐渐在泛滥的偏见中黯然失色。 人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大量诸如“性别决定性格”、“性别决定志向”的理论。男生决心在理科上大展拳脚,因为人们说男生生来就是学理的料,女生却常常在接到理科项目时感到焦虑,因为人还说,理科从来都不是女生的强项。 2012年,一项出版在<>的实验试图揭示实体理论(即天分决定技能论)对小孩的影响,实验对象是144名4-7岁的儿童,他们将在接受指导后玩一个3d图像的连线游戏。 第一轮游戏期间,一位研究员告诉第一组:男生更会玩这个游戏,告诉第二组:其中一名女生已出色完成游戏,第三组没有任何提示。这些话在更加激烈的第二轮游戏中收到可立竿见影的效果。 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分数下降12.8%,第二组分数持平,第三组分数下降2.9%。 8. 男性女性都相信“女性不擅理” (男女都相信“女性不擅理”。) 长期以来,使“女性不擅理”这一理论根深蒂固的不仅仅是男性,女性也相信这一理论。 第一个例子中,雇主普遍对女性的数学能力存在偏见,其中,女雇主的成见并不比男雇主少。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研究发现,成见、性别歧视、压抑的课堂氛围都会使女性在面对理科职业时望而却步,这也是女性科学家、女工程师如此之少的原因。 还有stem调查表明,女性特征与数学焦虑、不擅数学息息相关,所以让一个散发着女性光辉的女生对数学充满信心是相当困难的。 7. 在不同国家,女性理工科的能力千差万别。 (在大多数国家中:女生理科能力比男生更出色。) 研究发现:在男女理科能力的种族大比拼中,后天培养起着主导作用。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称,除了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十五岁左右的女性都会在理科上表现得比男性更出色。 调查还发现:一个国家,男女越平等,男女间数学能力上的差距越小。 而美国教育部却发现了一个不同的结果:那些对自己工科能力具有强烈认知的女性会在工科选修课上表现出色。同时,她们也会更偏向于选择在大学进修理工类相关专业,毕业后从事理工类相关工作。 上述的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惊讶,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本可以在理工科游刃有余的姑娘们,那些本可以在理工类职业中扬名立万的姑娘们,为何就因为社会偏见而选择了其他职业呢 6. 感性胜于理性 (有时候女性对情感的追求超越了科学和数学。) 女性在潜意识里认为追求理科学位会令自己缺乏浪漫因子。进入中学的姑娘们——特指直女——开始遵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变得“具有吸引力”和“令人觉得性感”,女孩就应该变得优雅有女人味,如同男孩就应该健壮有男人味。 在2011年《今日心理学》曾指出,各类研究表明女性普遍认为:工科女性缺少男人缘,而满脑子桃色念头的女生也的确不太关心理工学科的内容。 “在一个高校学生的文理职业理想,研究人员先让他们分别观察感性图片(如浪漫的餐厅、黄昏的沙滩、燃烧的烛光)和理性图片(如眼镜、图书馆、书籍),然后开始测试学生对数学、技术类学科、工程学的兴趣度。研究发现,男生感兴趣的学科并不受所看图片的影响。但在女生当中,观察感性图片的人则对数学和科学很不感冒。(有意思的是,观察理性图片的女生对理工类学科的兴趣度与男生是一样!)” 《今日心理学》后来又指出,此类刻板印象对男性也具有影响。也就是说,就像女性怕被喊成“女汉子”而怯于去获取更多学位,男性同样怕被视为很“娘”而不愿意去取得诸如教育、咨询或艺术相关的学位。 5. 科学给人的固有印象 (社会观点普遍认为,科学家就该是这样。) 当我们想到“科学”二字,脑海里就会蹦出烧杯、大框架眼镜还有显微镜下的细胞等诸如此类的画面,但实际上科学范畴十分宽泛,不仅仅是生物和化学元素。《卫报》指出: “科学不只是在学校里学的那些。”几年前在纽约科学研讨会上的老师如是说。刚刚踏入中学的女生越来越反对“科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观点,把科学理论作为“社会研究”教给她们时,她们都无一例外地充满了好奇与激情。 天气预报、气候变幻、食物、疾病、过敏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都属于科学,都和您女儿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她关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并心领神会,科学理论便能点燃她想象。 与此同时,一些科学范畴的学位也会吸引到女性。立志成为营养师的女性就会研习大量科学知识,而很多接受健康教育的女性最终也取得了健康科学学位。这些学位涉及一系列课程的研究,包括心理学、情感学,这都是女性的兴趣点,所以,才有了女护士、女营养师及女教师的崛起。 4. 处于钟形曲线两端的男人 (男人是位于钟形曲线的两端的人) 每一个在数学上展现超凡才华的男人,都有一个一看见数字就惊慌失措的男人与其对应。 至少有人在讨论男人在理工类职业的领先地位时,会给出这样的解释。据心理博客(psyblog)称:这种说法认为,“盘踞在数学能力钟形曲线两端的天才大多是男性”。正是这种位及两端的能力,使他们在需要高端数学能力的领域中一统天下。 但其他几项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男女整体数学水平的差异,因此研究人员还有一个观点,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引起男女在理工类领域中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如文化歧视、刻板印象等。 3. 人们认为数学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人们觉得理科才华是与生俱来的,男人都拥有这种天分) 所有人都怀疑基因是否影响理科能力。然而,迈尔斯·金伯儿(miles kimball)和诺亚·史密斯(noah smith)在<>刊载了一篇文章,文章借鉴了他们的自身经历和各项研究结果,最后证明:所谓数学能力并非与生俱来。 迈尔斯·金伯儿和诺亚·史密斯还指出:吸收中学那点数学知识并不需要如陶哲然那般的天分。陶哲然是一位数学天才,他的数学能力是许多男男女女不能企及的。 “而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