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福榜老人已在公社生活了半个世纪 票据时代的繁华地 今年79岁的梁福榜如今还在这片老房生活,这里承载了他过半人生的美好回忆。1965年,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梁福榜被村里推荐,只身一人到南埕购销站任职,这一待就是半个世纪。 “刚来的时候只有前面两座房子,一座是购销站,一座是粮站。”老梁望着眼前的老屋,回忆良久。1971年南埕镇成立了供销合作社,公社建筑随之拔地而起,信用社、农业银行、供销社、粮站、仓库等紧挨一块,连成一片。因位于通往雷峰镇、水口镇等附近村镇的交通要道上,同时又是通联永泰、福州的必经之路,买卖集中于此,该公社自然而然成了彼时最热闹的地方。 在供销社工作不久后,老梁就当上了主任。老梁和妻子育有六女一男,他告诉记者,他参加工作第一年每月工资24元,随后逐年增长到30.5元,在供销社上班的收入加上妻子在家务农所得勉强维持了一家九口的生计。在那个票据时代里,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等必需品,都直观地体现在一张纸上,“买糖要有糖票,买布要有布票,如果没票就什么也买不到。” 5名老人守护近半世纪 改革开放后,随着私营经济的崛起,公社一统天下的时代逐渐被削弱。信用社、农业银行接连迁往新街,供销社也搬至离原址不远处的新楼里,公社建筑日渐荒废。人去楼空加之疏于维护,许多老屋被涂上了“危房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语。 “现在有的变成危房了,很可惜。”老梁分外感慨,公社最鼎盛时有四五十人在此生活工作,如今包括老梁夫妇在内,只有4户人家5个人还留守着。年龄最大的已有83岁,稍年轻些的也逾花甲之年,这些老人陪伴了公社近50年之久。 离公社不远处的马路旁,林立起一座座小洋楼,平日里,老人们在小洋楼里过夜,白天还是聚集在老建筑里煮饭、种菜、聊天。在他们的口中,这种祥和的邻里关系从公社时代至今数十年不曾改变。 (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