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地热心老者的引导下,陈其志与其妻何氏的合葬墓同一天也在坂仔大金山山脚处被发现。墓碑上镌有“乾隆甲子冬谷旦;岁进士英睿陈公,太孺人贞淑何氏 寿域;男 国学 惠瑶 立”等字样。 清道光十三年黄许桂主修之《平和县志·烈女志》载有:“何氏:贡生陈其志妻。年二十二而寡。伯氏许以子嗣,然尚未生也。氏矢志守节,焚香祝天。越三载,伯果生双胎,而以惠瑶继夫后。人以为孝感所致。乾隆间旌。” 总而言之,当地贡生陈其志娶妻何子祥族姐何氏,未及生育,陈其志即撒手归西。何氏未给陈家留下传宗子嗣,十分不安。恰有大伯也已婚未育,于是何氏天天焚香敬神经年,祷告神灵佑护大伯能多生养一个男丁过继给她,以续陈其志一房之香火。三年拜告苍天神明,果真感天动地,大伯夫妻果然生了一对男丁双胞胎,也依诺将其中之一的惠瑶过继给何氏抚养。何氏守住贞节,终身不再嫁人,含辛茹苦,终于将惠瑶培养成一名国学生员并晋身士绅阶层。何氏守寡50年后谢世,与夫合葬,同归一处寿域。 在古时,何氏的表现,显然符合儒家礼教和朝廷倡导的贞节。于是,时任平和县令周缉敬(乾隆六年至九年在任)奏请朝廷将之树为“道德模范”,得到乾隆皇帝恩准,并在何氏的夫家村口,建起了一座贞节牌坊,彰扬何氏。 在考证时,笔者发现这座贞节牌坊规格非同一般,牌坊的主门楣枋上,雕有“龙凤戏珠”, 双面共有二龙二凤;龙为五爪金龙,龙凤雕刻的线条细腻流畅,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贞节牌坊雕饰用上龙凤图纹较为少见。同时,两侧旁门的楣枋,也雕有诗书与葫芦等组雕构件,形态优美,刀法传神。而且,牌坊的四根石柱上,两面都刻有坊联。虽然现在难以全部识读,但从其中“五十春完名完节”“为媳为子”“克孝克节”“兼父兼师”“口留碑”“血泪”“凝至孝”等词汇,以及依然清晣的时任平和县令周缉敬的拜题落款,可见这座牌坊规格很高,内涵丰富,名留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