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掘陶瓷大量来自泉州德化窑系,专家推断—— “南海一号”可能从刺桐港始发
“南海一号”正在进行试发掘工作,发掘文物中有大量德化瓷器。 本报讯 (特派记者 庄建平 通讯员 郑金勤 寇婉琼 文/图)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现场传出令泉州振奋的消息:多名专家从迄今试发掘出的文物推断,“南海一号”始发港很可能是刺桐港(现泉州港)。而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 “看,又一件德化瓷器。”昨日,在位于广东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小心处理发掘出的文物。目前,试发掘工作共发掘了8000多件文物。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黄铁坚表示,已发掘的瓷器过半产自福建泉州德化窑和磁灶窑,“目前来看,泉州很可能是‘南海一号’的始发港”。 “古船文物总数预计为6万—8万件,德化陶瓷数量可能占两成”,“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工作有关负责人分析道,其他瓷器来自福建其他窑口和浙江窑口,尚未见到广州窑口的陶瓷,“个人认为,该船很有可能从泉州始发”。 “古代交通不便,商船一般就近配货。”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何斌也支持上述观点,“‘南海一号’发自刺桐港的可能性极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原馆长王连茂、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及几位德化陶瓷艺术大师根据发掘瓷器、古船特点等进行分析,亦支持上述推断。 “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商船,长30.4米、宽9.8米,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有“海上敦煌”之称,其发掘工作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德化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宋元时期,随着“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崛起,德化陶瓷开始大量外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南海一号”装载的大量德化瓷器,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也印证了中华民族通过这条商贸之路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共同繁荣的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