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福建高考作文题写“路” 被调侃“业界良心”

怎样能写好?

可运用反思或逆向思维

厦门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文继钜认为,如果要写出彩的文章,可对这三句话进行反思或逆向思维。

他认为,任何名言都是具体语境中的言说,离开了语境,名言将显得荒谬。这三则名言具有励志效果,但理性相对不足。

换句话说,对这三条名言每一条都可以质疑,比如第一条,走的人多就一定能走成路?如果这走路的人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过是群体的迷狂者,再多的人也是走不通的;第二条强调走错路的价值,尽管有“有时”的限定,但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付出走错路的代价才能找到新路呢,为什么不将损失降到最小,为什么不一次就走成功?第三条虽然从反面肯定了勇气对于走路的重要性,但是什么样的勇气则是需要辩证的,没有智慧与大义为依托的勇气能够将路走通吗?……

文继钜说,考生如果能选择对材料进行批判和质疑,也是能写出很具有思想冲击力的作文来的,而这也是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所鼓励和提倡的。

【点评】

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王立根:

找准中心避免空洞

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路,三条路有不同的含义,考生要理解路的象征意义,围绕面对困难、创新、信仰、理想等来立意,找准材料命题的中心,选择自己熟悉的知识、文化背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避免空洞。

福州一中特级教师陈日亮:

写出自己走的路

每个人都是行者,“路”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但要贴近学生的思想,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考生对自己的生活历程要有思考有体验,写出自己走的路,而非别人的路,才能出彩。第一条路选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容易引向宏大叙事主题,可能会写得空洞,如果改成“路要靠自己走出来”,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著名学者、文化批评家朱大可:

越是旧题越难出新

越是旧题,就越难出新意。第一题指涉路的成因,第二题指涉行路的对错,第三题指涉行路的勇气。因此,但凡抓住这三个要点,就不会偏离方向。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