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近炮轰“友商”,而这个“友商”正是贾跃亭领导的乐视,互联网时代的厂商向来都是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我们来看下这个事件的起源:6月10日,小米召开“海纳百川”发布会,会上称小米生态的内容是友商的1.1倍,随后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称,乐视的生态是自己在玩,够不成生态。第二天,贾跃亭隔空喊话,称小米对生态的理解不深。双方口水战不断升级。 就双方争锋焦点来看,主要是这几个关键词:视频数量、会员收费绑架用户、 生态谁牛逼。
在视频内容上,雷军总书说小米电视的电影总量第一,是友商2.4倍;电视剧总量第一。小米所说的“总量”,这个包含了爱奇艺、优酷等多家12家视频网站的内容(不含乐视),而这些内容,是不属于小米独家的。也就是说,你用小米电视看剧,小米帮你跳转到优酷上、爱奇艺上。而乐视的剧集,是在自己ui内完成的。同样,小米可以跳转到优酷,乐视也是可以跳转的。对于优酷来说,乐视过来一个点播,就可以产生广告分成。并不会因为小米入股,而中断和乐视合作。
所以,小米的电视剧电影总量第一,这个并不是小米独家内容第一,而是跳转内容的第一。拿跳转内容和乐视购买的内容对比,并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会员和硬件捆绑起来卖,这是另一个争论点。这个玩法不是乐视做手机才这样搞的,从电视开始,乐视就推出“硬件免费,服务收费”的模式。硬件免费,不是硬件不要钱,而是降低硬件的毛利率,通过便宜的硬件圈住用户,再靠内容赚钱,这个逻辑并没有啥奇怪的。这套玩法,在乐视超级电视的身上,可行度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市场上,乐视电视的销量远超小米电视。乐视的内容深度,是电视成功的重要原因。电视的玩法这样,乐视自然会把这套模式移植到手机上,本身无可厚非。小米不卖会员,但在有些剧集上,点播是要收费的。对于用户来说,并没有占便宜。
在所有争论中,最大的话题莫非“生态”莫属。乐视的生态,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商业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每个合作伙伴都获益。除了乐视网,乐视控股旗下还有乐视影业、乐视音乐等。在影业上,乐视则和上游优质IP合作。乐视做电视、手机,不过是其内容的延伸。电脑上可以看视频,电视、手机当然也可以。正因为有海量的正版内容库,乐视做硬件,也容易突破。同样价格的电视,一家有10万集电视剧,一家有5000集,你会买哪一个? 小米意识到了自身在内容上的短板。所以挖来陈彤来补内容:入股优酷、爱奇艺、华策。但这些动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小米内容问题。优酷既可以和小米合作,也可以和乐视合作。真正解决内容问题,就是进军上游,像乐视那样成立自己的影视公司。从宣发到制作,全部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