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喜剧演员贾玲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木兰从军》小品中调侃花木兰而遭到媒体批评,论者站在维护传统英雄人物的高度,加以抗议和斥责,网议众说纷纭。贾玲也为此事情进行了道歉。 我认为,要正确地评论这件事,首先得对历史传说中的花木兰的形象重新加以审视。 花木兰的故事确实古今流传,她的事迹被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影响很大。花木兰作为一个女子,替父从军,并且从残酷的战争中侥幸活下来,从巾帼不让须眉和尽孝道的角度是值得赞扬的,据说还被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但是,如果说花木兰代父从军是“击败入侵民族的中国古代巾帼英雄”,是“忠孝节义”的典范,那就显得牵强了。 花木兰不一定真有其人,她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故事的流传,主要是源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是在《木兰辞》里,只说是“可汗大点兵”,并没有交代战争的性质。虽然后文也有“燕山胡骑鸣啾啾”,但这位点兵的“可汗”,到底是入侵民族还是反抗入侵,很值得怀疑。而且诗中反复强调的是,“大点兵”的性质是极其不人道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就是说,这位“可汗”为了进行这场战争,不惜将年迈无子的老人也驱赶上战场。而且战争是长期的,是极其残酷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然后,这位可汗就成了“坐明堂”的“天子”,这到底是在击败民族入侵还是在攻城略地?由此可见,花木兰实际上是在毫无人道的“可汗”驱赶人民进行一场性质不明的战争的情况下,被迫替父从军的。这怎么能说是“击败入侵民族的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呢?我们怎么能提倡这样的“忠孝节义”呢? 女子能够像男儿一样坚强,像男儿一样替父亲出生入死,这当然是好女儿,是人民群众为了生存所希望的,所以花木兰受到民间喜爱。但是,这样的好女儿为什么要承担那样残酷的战争,为什么对那样凶恶的“可汗”逆来顺受?花木兰故事背后真实社会历史背景是不应该有意模糊的。有意模糊残酷的社会历史背景,给花木兰戴上“忠孝节义”的英雄帽子来加以宣扬,实际上混淆了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为驱使人民上战场厮杀的野蛮统治者涂脂抹粉。 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来看,花木兰的故事并不是一幕喜剧,而是一场历史的悲剧。花木兰的形象表面上是巾帼英雄,实际上却是一个战争受害者,一个被利用者。拿花木兰来恶搞当然不好,但把她视为民族英雄来加以宣扬和维护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媒体批评应该秉持历史唯物主义,讲究分寸,以理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