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在1993年9月23日感受过北京申奥失败的失落;也许,你在2001年7月13日感受过北京申奥成功的狂喜……在北京第三次申奥结果揭晓的前夕,你的感受是什么? 回顾北京之前的两次申奥路,的确可以用得上是喜忧参半,而通过北京之前两次申奥经历的回放,也许,每个中国人还会真切感受到自己祖国的日益强大。1993年9月23日凌晨,当萨马兰奇最终念出“悉尼”的名字时,从现场的中国申奥代表团一直到每个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无疑都被同样的失落所击溃。对于参与申奥的每个人而言,这种失落源自那么多艰苦工作却最终无果而终;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人而言,这种失落更是源于他们之前盲目自信的完全破灭。
1993年,中国尽管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但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对于奥运会、对于奥运会的申办、对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依然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因此,这次失败在一个很长的时间之内困扰着国人,而种种有关于那次申办的“阴谋论”,即便时过多年依然有市场。客观地说,那次申奥的失利,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北京的认可度依然不够高。
那种失落感的“保质期”的确非常长,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时,很多国人依然感到难以释怀——那届奥运会应该是在北京办,只不过……这种心态,真的左右了很多国人。好在仅仅过了一年的2001年7月13日,北京就用一路领跑的不俗表现,成功拿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权。尽管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已经过去了14年多,但国人在当晚的那种激动之情,对于每一个经历过的人而言,恐怕只能用历历在目来形容——我至今都记得,我所在小区的超市中,所有啤酒被抢光,而在痛饮啤酒的那个夜晚,时不时有鞭炮声从窗外传来。那个夜晚,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在过年。 尽管一直有一些对于北京申奥的指责之声,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人在那一刻的狂喜,绝对是发自内心。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申奥成功,这简直代表着世界对中国、对北京、对中国人的一种认同。而往更深层次说,这种认同,更是代表着中国的日益强大。我们的自信不再盲目,这当然是每个中国人最发自内心的骄傲。何振梁先生在1993年的泪水,终于没有白流! 事实上,相比于1993年时的盲目自信,中国人在萨马兰奇2001年宣布主办权花落谁家的那一瞬间,很多国人的内心充满了焦虑。焦虑来源于8年前的那次失败,焦虑来自对国际社会的担忧,焦虑来源于之前盛传的种种阴谋论。但这些都成为了过去,中国人从盲目自信到充满焦虑,其实更是一次内心的洗礼和进步。
2015年7月31日,当中国人又一次面对奥运会申办权的产生时,盲目自信不见踪影、焦虑之心也同样不见踪影——甚至可以说,很多中国人不仅不再像之前那两次一样,继续在复杂的情绪中等待“开奖”的那一刻,而是对于此次的申办结果采取了“漠视”的态度,成功与否已经很难继续左右国人的情绪。因为我们已经取得过了类似的成功、因为我们已经在各种“赛场”之上取得了太多让人震惊的成功……更因为,北京的胜算从未如此之大。总之,当北京第三次来到申奥的关键时刻时,一个“小小”的奥运会,已经很难真正让国人怀着复杂的情绪惦记——中国人已经过了需要用一次成功的申奥,来寻找国际认同感、来感受祖国强盛的时期。 这,何尝不是中国继续进步的一个证明呢!当然,我们依然要祝福北京、祝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