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十二怒汉继续带来院线新片短评,首先是《终结者:创世纪》,之后,还会带来终结者整个系列的一个整体评价,不过我就懒得评了,前两部的优秀和启蒙意义毋庸置疑。 影向标周末版-第三期:《终结者:创世纪》 统筹:蔡剑平 编辑:王伟(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 《终结者:创世纪》得分5.7分 1.独孤岛主8分 独孤岛主是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对这个系列的前作作了相当妥帖到位与时俱进的整合与改进,反转确实是比较出人意料,阿诺在片中的角色定位与自我指涉都是可观的,并没有同样演员阵容的作品暮气沉沉的气质。 2.汽车大师6分 汽车大师是电影撰稿人,上海电影节选片人,字幕制作半从业者。 比预想的好不少,至少故事层面上动了不少脑筋,前半部各种转折能够调动我这个系列粉丝的观影情绪。问题主要出在既想重启又放不下重拍的心态,过分刻意的所谓致敬(实为剥削)从头贯穿到尾,把剧本带来的新意感削减大半。经典的T1、T2各自拥有明晰的时间旅行概念,前者是宿命式的祖父悖论,后者是将来尚未注定的平行世界;到这部两者并拢到一起,穿越逻辑就紊乱了,光凭老T800甩几句解释性台词显然不够。阿诺演自己最好的角色还是驾轻就熟,他能直面奔七的现实都让我有些感动了,虽然在这部热闹抵死的电影里没法更深入挖掘。为了迎合当下观众,卡尔·里斯和莎拉·康纳角色带有浓重的自我中心Y世代色彩,但从人物设定看完全没有理由,对比老版显得非常失败。故事上挖了大坑,却不在单部片子里解决的电影美剧化倾向也很让我讨厌。 3.悉尼卡通6分 悉尼卡通是影视剧编剧、影评人。 比预期的好,走了两部的弯路后终于知道把重点放在回归最经典的前两部上,对前两部的致敬颇花了一番心思。不过,致敬较多的前1/3拖住了整体节奏,在戏剧功能上表现有限;后2/3终于做起新概念,但显得疲软,距离当年的高度更是相去甚远。部分动作场面设计出了新意,为阿诺设计的情怀哏多到了泛滥,系列中在情感上戏份最多的一部,有些确实让人触动。总体上,这部每让人看到一点点惊喜的苗头,就马上用平庸的表现将观影期待拉回起跑线。另外,从影片结构和编剧方式看,漫威真是科幻电影界的真毒瘤!(漫威这是躺枪啊~) 4. magasa 6分 magasa是《虹膜》电影杂志主编,同时负责虹膜微信公众号(IrisMagazine)。 这部系列来到了第五部,尽管召回了前两部最经典的穿越拯救情节模式和T-1000机器人,但它只是“又一部”《终结者》而已。有趣的是,“天网”所影射的对象每一部都在变化,这次讽刺的是控制我们日常生活的移动智能设备。施瓦辛格那句“老了但不是没用啊!”说的正是这个franchise的状况。 5.大奇特6分 大奇特是欧美老电影爱好者和DVD收藏发烧友。 在第一集的情节间隙中做了一场蝴蝶效应,并优化整合了前两集的经典元素。最初向第一集致敬的情节让人倍感亲切,之后时间悖论的逻辑关系越来越硬,终极大BOSS的人设也不能接受。好在场面还很火爆,阿诺的表演也在T800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点人情味和幽默元素,“老,但不过时。” 6.桃桃林林6分 桃桃林林是影视自媒体人。产品包括:微信公众号:桃桃淘电影;微博:桃桃淘电影;优酷视频:桃淘好莱坞;本周院线新片。 打铁片,各种金属声。作为时间旅行电影,却没在时间本身玩出任何有趣或是好玩的花样。作为一部重启的故事本应有更多新意,最终成为最俗套的好莱坞大片,从头到尾一通傻打。只有施瓦辛格带给你们的回忆能让人坚持下去吧,还有他那硬挤出的笑脸。 7.小韩6分 小韩是韩国电影史研究者,上海国际电影节海外选片人。 致敬部分看得唏嘘不已,玩时间穿越的创新部分则创意不足。“I’m old, but I’m notobsolete.”,不仅表明了华丽回归的阿诺重振“终结者系列”的信心,也呼应了他的角色——具有牺牲精神/肩负责任感的终结者“养父”、“女儿”莎拉的终极保护者。 8.妖灵妖6分 妖灵妖是电影文化工作者。 编剧还是下了很大功夫在如何处理前四集的时间线以及阿诺变老的问题上,而在全新的时间线上,艾米莉亚·克拉克也创造了属于新世代的莎拉·康纳,唯有动作戏非常无聊。 9.感恩而死5分 感恩而死是电影策展人、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顾问。 作为系列的重启,很遗憾除了一条新的时间线增加混乱以外,影片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新意,基本上还是一部比较俗套的好莱坞大片。当然,上了年纪的阿诺以及各种情怀哏还是让人很受用。 10.云中5分 云中是导演,影评人,《电影公嗨课》联合创始人。 这部续集就像州长本人一样,早已雄风不再、老气横秋,却仍然努力要把IP和RP来捞尽最后一笔。这次夕阳不见多美,但肯定是近黄昏了。 11.谋杀电视机4分 谋杀电视机是《电影公嗨课》的联合创始人。 不推荐。尽管这部影片的主创们有一个很强大的颠覆并再造经典故事的野心,但经典的英雄应该在光荣的死去后,宁静地躺在他自己的墓地中享受后人的鲜花和颂歌,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披上腐烂的皮囊重返人间。电影有时候很公平,没有了惊艳的创意,再好的经典形象都会慢慢被磨损成最无聊的平庸。 12. 吴李冰4分 吴李冰(常用笔名LOOK)是影评人,《虹膜》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重启”(reboot)已然成了好莱坞大片的毒瘤,能扎多少钱算多少钱的心态反映在整部影片的制作中,李秉宪的英武形象是唯一亮点。 影向标周末版-第三期:《终结者》系列评价 统筹:蔡剑平 编辑:王伟(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 1. 云中 终结者系列,我特别想让大家多关注第四集《终结者4》(Terminator Salvation,2009),它与其它几集都不相同,有自己强烈的个性。1、主场景时间设定上:其它的都设在当下,这一集是讲核战后,完全不同的世界观;2、视觉风格:末日废土式黑暗科幻战争片(这些年其实还蛮流行);3、电影语言:坠机的长镜、剪辑的节奏,以及很多场夜景战争戏的低调布光产生的美感(比如那片树林着火的背景),这一点与同样很多夜景戏却毫无创意的第五集形成鲜明对比;4、人物塑造:第一次把主要视角和叙述重点放到既非终结者、也非约翰·康纳的身上,另起炉灶的野心很大(剧场版外的另一个结局走得更远)。总之,T4是整个系列比较被低估的一集,明显好于T3和T5。 云中是导演,影评人,《电影公嗨课》联合创始人。 2. 悉尼卡通 这是系列的第五部。终结者系列毫无疑问是可与《异形》系列看齐的科幻经典,不过系列拍到现在的五部,只有前两部可堪载入史册。因为那两部无论是想象力、话题性、特效水平乃至对阿诺的选角,都是引领风气之先的大手笔(虽然T1的成本并不高),对科幻类题材的影响却非常大。后三部,T3因为口碑糟糕我直接没看;T4其实不差,但只是借概念说话,跟系列关联度不高,某种意义上是另一亚类型;T5的话如上所述(见影向标-周末版:评《终结者:创世纪》)。所以该系列也与异形类似,除了头两部,其他在商业诉求之外,基本没有拍出来的必要(对,我就是黑《普罗米修斯》……)。 悉尼卡通是影视剧编剧、影评人。 3. magasa 我特别喜欢T2,它将科幻世界观和惊险的动作戏结合得非常完美,这是怎么也看不腻的电影。《终结者》系列的核心设定主要有两点,一是“天网”和人类抵抗军的战争,二是“天网”和人类分别派遣终结者到过去暗杀和拯救抵抗军领袖。每部《终结者》之间不是前作和续集的关系,它们只是在一次次反复重启这个宇宙。而每部《终结者》都要与时俱进地重新回答“天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和我们的现实世界有什么关系。 magasa是《虹膜》电影杂志主编,同时负责虹膜微信公众号(IrisMagazine)。 4. 大奇特 《终结者》1和2是90年代初跟父亲一起看的录像带,和《机械战警》、《霹雳五号》一并成为我对机器人电影的最初印象,并且它的穿越设定不落窠臼,影响了后世许多科幻片。90年代那会儿特迷硬汉动作片,施瓦辛格也是我童年时代眼中的超级英雄。这次《终结者:创世纪》卖的是情怀,我也依然买账。 大奇特是欧美老电影爱好者和DVD收藏发烧友。 5. 汽车大师 前两集对我迷影、迷科幻有重要启蒙作用。T1是最好的B级科幻恐怖片;T2是最好的A级科幻动作片,也是我个人最爱、看过遍数最多的电影之一;T3、T4都只在影院看过一遍,具体印象很淡了,但无疑都是烂桃子。 汽车大师是电影撰稿人,上海电影节选片人,字幕制作半从业者。 6. 独孤岛主 《终结者》系列(记得似乎只看过前三部)是完美整合动作科幻巨制与人机伦理探讨的电影系列,背景设定与动作逻辑清楚明白,没有什么硬伤。 独孤岛主是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7. 小韩 印象最深的是《终结者1》,懵懂时期看的作品。只记得阿诺的一身肌肉,全裸出场,和面无表情的“帅”。 小韩是韩国电影史研究者,上海国际电影节海外选片人。 8. 吴李冰 只看过第一、第二集,感觉代表了美式基督教文化对于人工智能想象的某种路径的影像极限。 吴李冰(常用笔名LOOK)是影评人,《虹膜》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9.感恩而死 最好的是T2无疑,要排个序的话应该是21453。 感恩而死是电影策展人、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顾问。 10. 妖灵妖 整个系列来说是21453的优劣排序。 妖灵妖是电影文化工作者。 11.谋杀电视机 《终结者》系列排名为:21453。 谋杀电视机是《电影公嗨课》的联合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