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硕士生11天捐精4次身亡 揭秘哪7类人不适合捐精 近几年来,我国多地精子库告急。为缓解“库荒”难题,帮助更多不孕夫妇生儿育女,官方频频呼吁社会上的健康男士踊跃捐精。然而,捐精也是有一定的的风险的,前几年武汉发生的一起“34岁硕士生捐献精子时意外猝死”事件就让不少人对捐精产生阴影。近日,有医学专家出面辟谣,称并不存在“精尽人亡”的说法。 据此前媒体报道,2011年2月12日上午,武汉某高校的在读硕士研究生郑某在一家生殖中心的取精室捐精时,突然倒在地上神志不清,经过120急救无效,郑某猝死。据悉,郑某曾11天内4次捐精,并于第5次捐精时猝死。 对于郑某的意外身亡,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郑某捐精过于频繁,导致“精尽人亡”,一时间,民众对捐精的热情急速下降。 对此,有媒体专门采访了生殖医学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生殖医学专家乔杰介绍称,捐精与正常的性生活射精并没两样,精液积满时会通过性生活、自慰或遗精等方式排出体外,就算排精过量,人最多只是会感到身体疲劳、无力,并不会导致精尽人亡的事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不育与性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滨也称:“排精每次就几毫升,休息之后会再分泌,只是量会逐渐减少,并不会导致死亡。” 那么,郑某到底因何而死?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人类精子库采用的都是自慰式取精方式,其过程和性交带给男性身体的影响本质上相同。但如果捐精者本身有心血管、心脏缺陷、高血压或其他隐匿性疾病的,就极有可能在捐精过程中发生猝死,郑某的死很有可能就是这样的情形。 郑某的意外死亡,无疑让广大男性朋友意识到捐献精子也同样存在风险这一事实。据我国卫生部《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规定,有以下情况的人不适宜作为捐精者: 1、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患遗传性疾病; 2、精神病患者; 3、传染病患者或者病源携带者; 4、长期接触放射线和有害物质者; 5、精液检查不合格者; 6、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 7、捐精者有性传播疾病史和近期有多个性伴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