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 与往年同期相比蚊密度有所下降 目前,厦门以集美区、思明区和海沧区为登革热监测点,开展媒介监测。以集美区和湖里区为市级蚊媒监测点,按照《厦门市病媒监测方案》开展蚊密度监测。 蚊密度监测工作方面,截至2015年8月份,全市共捕获蚊子773只,平均密度为0.29只/小时,与往年同期相比蚊密度有所下降,截至目前,密度时间分布情况与往年一致。同时,市疾控也定期对登革热媒介幼虫做好监测工作。 登革热媒介成蚊密度监测方面,集美区6月-8月期间,每个月采集100只白纹伊蚊成蚊送省CDC病毒科检测登革热病毒,并对白纹伊蚊成蚊叮人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叮人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预防】 做好防治培训,宣传防治知识 为了提高厦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疾控机构流行病学人员防治登革热的水平,厦门市疾控中心坚持每年针对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相关业务人员举办登革热防控技术培训班,仅今年就完成对全市近40名的医务人员和近30名的登革热防控人员进行培训。厦门市消毒站和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派人参加本次培训。 厦门市疾控还利用移动短信平台及编印各种宣传海报、画册,制作动漫宣传短片对市民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作为厦门的第一道关卡,市疾控也加强了与出入境部门互相通报,进一步落实联防联控机制。 【提醒】 中秋国庆出行应做好防蚊防护 柯雪梅提醒市民,历年来,厦门蚊密度以5月-6月为高峰,9月-10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近几年,厦门登革热媒介幼虫监测的布雷图指数分布均以6月份最高,最低是10月份,呈逐月下降趋势,但6月-10月期间均高于指数5的安全水平。也就是说,9月-11月,厦门气候十分适合蚊媒孳生和繁殖,这一阶段仍处在登革热流行季节。 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疫情仍然十分严重,加上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人员流动多,厦门面临着较大的登革热输入压力。为此,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全市居民,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孳生的各种水体,翻盆倒罐,消除一切形式的积水,对饮用水容器勤洗刷,加盖防蚊,在雨季及雨季过后,要检查房前屋后有没有积水,对于防蚊灭蚊应坚持不懈,预防登革热在厦门发生传播。如曾到登革热疫区旅行,应做好防护,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防止输入病例造成本地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