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1980年代的爱情》影评:爱情在上床之后变得刻骨铭心

《1980年代的爱情》:爱情在上床之后变得刻骨铭心

文/马庆云

《1980年代的爱情》:爱情在上床之后变得刻骨铭心

关于野夫先生的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我在多日前,有过评论,认为是儿女情长遇到家国天下,难得的具备现实主义价值的情感。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霍建起导演,票房上不是太理想,我还没有写评论。今天下午读到友人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评点,聊到了男女主人公最终上床的问题,我也觉出了有话要说。

先避重就轻,说点上床之外的话。我觉得霍建起基本上以“圆滑”的方式,让一部很可能无法通过审核的电影上映了。这种“圆滑”,也是必然。与原著小说相比,电影有两处修改。第一处,对女主人公父亲身份的修改。原著小说中,父亲是文革干部,该开后被处分到公母寨做第三种人。电影则巧妙地将其安排为了还没有被政策照耀的右派桥梁工程师。这一点,很值得诸位知道。第二处,则是男主人公的入狱。原著小说虽然巧妙带过,但总有一些遐想。电影则直接说是生意上的问题。

《1980年代的爱情》:爱情在上床之后变得刻骨铭心

在聊上床问题之前,再聊一个题外话。霍建起导演在《1980年代的爱情》中,表现出了强大的镜头美学。老霍以前的电影,大伙估计也都知道,太著名了,不赘述,都是那么漂亮的风景画。霍建起的摄像机一摆,呈现到监视器上的,就是美景。这功夫,中国没有第二人。因此,这部电影太美了。风景美,里边的主人公情绪也被拿捏的太到位了,也美不胜收。目前,中国人为了去看一场风景而买票的,还不多。我觉得,未来会多起来。我们现在不正在逐渐的接受花钱买票去看风景画展览嘛。大屏幕里边的利川,和利川的姑娘,美艳,真的可以用美艳。

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三项说,那就是男女主人公久别重逢后的上床了。先说第一个小问题。我觉得霍建起导演的床戏拍的还是差了一些。这可能跟我老看世界各国的情色电影然后写风月谈有一定关系。男女主人公床戏的背景,光怪陆离,虽然有一定的压抑感存在,但我总觉得拍的太丑,缺少人性解放的自由感。若是我监制这场戏,会建议导演用柔光与明亮色调,把女主角上位的部分拍出女神维纳斯的感觉。

《1980年代的爱情》:爱情在上床之后变得刻骨铭心

可能是女主角全程的上位,镜头一直处于低位挑起状态。一场床戏,也许是两代人不同的人生观。霍建起导演这一代,太缺少性爱的美感记忆了。因此,布景上是光怪陆离。我们略微年轻的这一代,则一边获取性爱的自由解放意志,一边真心得到美感记忆。所以,难免在解读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的时候,一面是女神维纳斯,一面是美好的柔光性爱。

最后,就是要不要有这场床戏了,或者说,本是山楂树之恋一样的纯爱,要不要久别重逢之后有一场肉体之爱。原著之所以写这一场,自然有对整个80年代进行解放与解救的意思。小的层面说,是女主角唤醒坐牢太久忘记性爱的男主角的性能力,进而激发其它斗志。大的层面说,则确实是对整个时代的一种性爱对抗。这种对抗,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小说中也有集中呈现。

《1980年代的爱情》:爱情在上床之后变得刻骨铭心

这是明面上的说法。我有一点浅见。汤唯的电影《色戒》上映之后,流传一句话,通往女人灵魂的最直路径是阴道。当时,我便有一些疑惑。女人如此,男人就不如此了吗?纯爱记忆,往往不会刻骨铭心。男人回忆往事的时候,想起自己山楂树之恋的时候,不过感慨自己的单纯与恋爱的美好,女主角长什么样子估计都忘记了。但有过性关系的纯爱,则不然。这种爱,是一种实质性的爱情。性爱是一场燃烧,你没点燃,都还是柴禾,点燃烧尽了,才都是刻骨铭心的灰烬。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觉得《1980年代的爱情》比那些纯爱电影实在很多。没发生过性关系,可能连爱情都算不上。我说的也许不对,我接受任何批评。

更多观点交流,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