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福建新生家长包办入学 入学装备高达7000元(组图)

 一人上学,全家陪伴
一人上学,全家陪伴
 苹果手机等电子产品成大学新生必备装备
苹果手机等电子产品成大学新生必备装备
妈妈在为孩子们打扫宿舍卫生
妈妈在为孩子们打扫宿舍卫生
 bp机
bp机
 “大哥大”
“大哥大”

  昨天,福州大学城迎来忙碌的一天:这儿的多数高校的新生,都在这天来校报到。 今年开学季有两个大话题,一个是大学新生必备“苹果三件套”等比学费还贵,一个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拉起警戒线,不准家长进入等等,给新生们上一堂独立课。这两个话题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让2012年大学新生入学显得与以往不同。

  今天的“开学季8装备”专题,让我们来看看福州大学城的新生们是怎么报到的 又带了哪些装备 五十多年来,大学新生的装备、入学情景又经历了哪些变化 一起来“扒一扒”吧。

  昨天一早走访了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各大高校,家长“包办入学”的场面比比皆是。在学生宿舍里,更是随处可见家长打扫卫生的身影。而学校的停车场、教学楼的路边上满是小车。新生们的装备也五花八门,有手机、电脑、mp3、化妆品、电动剃须刀等等,大多都新添置的。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来自天津的新生,入学装备价值居然高达7000多元。

  福建师范大学新生小谭是湖南人,前天在父母的陪同下,提前一天就到学校报到了。她学的是舞蹈专业,除了必备的通讯工具苹果手机,还有一些必须的化妆品。“我之前的手机用了很多年了,这次来上学,爸妈就给我买了一个全新的苹果手机作为礼物送给我。”小谭向我们展示她的新手机。不过小谭并没带电脑,她打算第二学期再买个中等价位的笔记本电脑。

  问起宿舍是谁打扫,床铺是谁铺的时候,小谭有些羞涩,她说都是父母帮忙代劳的,想帮忙,但是自己在旁边插不上手。小谭的父母前天帮女儿收拾好宿舍,还舍不得走,晚上在小旅馆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家三口研究起地图,等女儿熟悉校园了,当天下午他们才离开。

  跟小谭相比,来自天津的新生小葛的装备可就齐全多了:新买的电脑、新买的htc手机、新买的mp3等等,还带了音响。他自己粗略算了一下,手机:1999元,笔记本电脑:5600元,音响:100元,mp3:299元,光这些入学装备高达7000多元。他从天津一共带了7个行李箱,“家远,东西得带齐全了,幸好我父母都来了,要不然搬不动。”小葛说。

  “虽然学校没有强制新生独立报到,但还是提倡新生都能自己动手收拾屋子。”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团委书记周延锋说,此外,他也不希望新生们之间攀比装备,一切以学习为重。

  你知道吗

  大木箱,32寸自行车,还有神秘“大哥大”

  旧时大学新生入学 装备品种大不一样

  1957年

  全班53人,只有侨生才有手表和塑料拖鞋

  今年77岁的刘老,1957年考入厦门大学。他说,当年自己是一个人穿着木屐,搬着一个2尺长的木箱子去学校报到的。

  “车费太贵,父母送不起;另外,他们要劳动,也没空送。”刘老称,他们那时上大学虽然也很光荣,但“待遇”与现在的孩子没法比。

  刘老回忆说,当时他们班上共有53人左右,只有七八个侨生(华侨子女)有塑料拖鞋,仅是他们的塑料拖鞋就让当时的大学生们羡慕不已。刘老说,当时他们班上就两三个侨生有手表,他们那时最羡慕的就是手上戴着手表,脚下穿塑料拖鞋的侨生。“当时我们班上还有一位侨生有把手风琴,那是我们大学里见过的最‘洋气’的一件物品了。”回想起遥远的大学时光,刘老称,那时条件真的很苦,全校就两位校领导有小车,哪像现在的孩子,还能自己开车来上大学。

  “那时走在厦门中山路上,半天你都看不到一辆自行车。哪像现在的孩子,从宿舍到教学楼都能踩着自行车穿行!”感叹今非昔比的同时,刘老说自己很羡慕现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

  1985年

  有吉他、哲学书,就很拉风了

  “我们当年带的都是精神上的财富过去报到念书的。”40多岁的陈先生1985年考入福州师专。由于家在平潭,当时开学报到,自己拎着一个大皮箱、一个背包,又是坐轮渡,又是坐汽车到达福州汽车站,最后在学校学生会还有老乡的接送下到了学校。

  陈先生说,那个年代学生都很质朴,“中山牌”手表很时髦。宿舍是农家民宅,没有电话,与家人联系只能通过学校里的公用电话或者手写书信。

  “最羡慕的就是那些有吉他的学生。”陈先生回忆,傍晚吃完晚饭的时候,班里一堆的人都会围到一起听那位有吉他的学生弹唱。除了吉他,还有带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的,在学校里都很拉风。除了乐器,如果谁的书包里有弗洛伊德等哲学类的书,也会羡煞旁人。“书都借来借去,看完了就一起讨论。”陈先生说,他们念书时最常做的事就是一起看书,一起唱歌,一起下围棋,一起登高野炊。

  每个月靠政府补贴生活费二三十块,也足够生活,钱都花在了买书买纸上。连他人生的第一辆32寸的自行车,也是攒了好久、花了五十多块钱买的二手的。“能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骑着那辆自行车载女朋友可拉风了。”陈先生笑着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鲜少攀比,即使很想拥有一件东西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还是多追求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吧,多看点书,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远比所谓的‘装备’要重要得多。”陈先生如是说。

  1997年

  bp机很少见,“大哥大”更神秘

  说起大学自己都带了啥装备,大学生活是咋过的 30多岁的肖女士至今记忆犹新。当年,她是在父亲的陪同下来福州大学报到。到了宿舍,她的父亲搁下行李就走了,打扫宿舍、整理床铺都是自己动手。

  当时学校里常见的就是录音机,下课放学之余,听两盒磁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学校已经有电脑,有网络,但是网速极不给力,一份文件要传一天才行。而到学校机房上网,一个小时里,真正上得去网的也只有十几分钟而已。肖女士说,网络聊天工具那会儿还是英文的,相当于英文版的“qq”,为了用好聊天工具,大伙儿都得努力地学英语。虽然那个时候已经有电脑了,但块头大,网速慢,很少会有人带到学校来。肖女士回忆说,相比之下,电子产品手机“大哥大”可要比电脑神秘得多。

  “一个‘大哥大’要上万块啊,绝对的奢侈品。”她说,bp机的价格就已经是三百多到两三千不等,“大哥大”的价格更贵,只听说学校里有人带大哥大,但没亲眼见谁带过。

  肖女士说,最近几天大学新生入学的新闻漫天飞,又是“苹果三件套”了,又是家长要求自己装空调、要求给孩子住包间的。“家长不能这么惯着孩子,把祖国的花朵未来的苗都给‘惯蔫了’。”肖女士说,现在孩子什么都朝父母要,什么都让父母张罗,动手能力这么差,走入社会又当怎么办呢

  本报记者 陈伟 寇思琴/文 林风/图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