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越来越同质化了,同样的硬件和系统加相似的外观,看起来都是大同小异。据称,今年国内手机厂商中发布的一百多个机型中,价格超过3K的屈指可数,因此有人就说,国产手机玩不转高端。其实,国产手机性价比高这是公认事实,除过低端机的超性价比外,2K价位还真有少精品。用价格来判断是不是高端旗舰真有点一叶障目。 国产中高端手机中,除过华为大多采用自家的麒麟处理器外,其它基本清一色的高通或MTK。而作为是否一款高端旗舰,前半年情况,在配件参数上基本就看是否有高通骁龙810处理器,是否有4G RAM,是否有拿手的特色优势等。 比如说小米,强于软件,在以MIUI为核心的生态链中,MIUI是小米手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再比如说OPPO,在渠道及软硬件上得天独厚,既有拍照方面的优势也有革命性的VOOC闪充技术。再比如说一加,以硬件的极致追求为己任,大有早期魅族时的那种小而美且精的风尚,而现在的一加2身上,更是表现出了软件方面的优势,氢OS的“轻灵”及一加2的拍照,都是不可多得的优势。
说起一加,也许笔者有所偏爱,但是绝无偏心。一加受众并不广,有时候会看见别人评论“还没见过有人拿着一加”,但是一加的实力并不弱,其设计尤得笔者欢心。 设计也许在中国市场不见得有多大的比重,但其实在堆硬件的手机厂商中,设计越来越成为衡量手机是否优秀、是否用心设计的标准。举个例子,小米的手机设计从来没有统一的风格,每种机型都是一个天翻覆地的变化,都能看到各种品牌的风格。然而一加并没有,他不模仿苹果的三段式设计,也不盲从Lumia的多彩塑料壳,更不让Home键设计成像iPhone一样。一加的设计特立独行,自成风格。
一加2其实是位双面人:他前有光滑的玻璃与通透屏,后有酷炫的磨砂质感“砂岩黑”后壳。前后对比,强烈的手感反差让一加一直追求的“手感”特色更加明显。说起手感,MOTO是开辟者,一加却是国内第一家发扬广大者。一加2机子上的砂岩、黑杏、酸枝、竹质、凯夫拉五种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手感的后盖,不同于大多数友商的仅颜色不同的后盖,一加在后盖上的个性化成就绝对可以跟MOTO平起平坐了。
按刘作虎的说法,一加2的拍照PK一切手机。而根据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一加2的拍照确实与苹果的iPhone6、三星的S6、LG的G4有的一拼,而且在夜拍方面更胜一筹。如果说拍照是一加要在软件方面做出的差异化竞争,那本次一加2身上的三段式勿扰模式则是在硬件方面与其它手机做出的差异化区别。
再论议一加2的三围。虽然一加2在机身厚度上高出不少,但从上手起来看,除却一加2稍重一些,握在手中都拥有非常舒服的手感。对于在厚度、尺寸、重量和屏幕窄边框上都不取胜的一加2,更是难能可贵,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一加2对手感体验的注重性,大过于ID三围设计。这也就是一加2设计后盖的意义。 当然,目前各家手机厂商都看出了差异化竞争的优势之处,每家都在尝试作出不同于市场主流的作品,比如奇酷的双摄像头,努比亚Z9的FiT边框交互技术等。那么在同质化的市场中,这会是大家买买买的理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