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的解释大概是丝毫不加节制的表露出来欢乐、热情和惊奇。这里用到了丝毫不加节制,可以说惊喜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是人天生的一个特性。研究表明人脑可分成旧脑和新脑,而旧脑主要一个职能是为了生存,会不经意的扫描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变化,去发先新鲜的事物。 惊喜大部分来源于未知的事物,我们平时接触的数码科技产品同样如此。然而智能手机如此普及的今天能给带来惊喜的地方越来越少了。下边列举一些之前带来惊喜的例子。
手机发布会的"one more thing"是乔布斯的经典名言。在发布会结尾的时候经常会丢出来这样一句话,然后带来惊喜。如今这句话已经被用在了很多手机发布会当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但是为什么还是会感兴趣呢。最大的原因还是未知。"one more thing"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讲演手法,但更大的惊喜是其后面隐藏的事物。
1999价格的惊喜,应该很多人还记得早期的小米手机。凭借着高配置低价格杀入手机市场,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影响,消费者自然由于价格感到惊喜。毕竟当时旗舰手机的配置加上中端机的价格是首次出现。
锤子科技的坚果手机虽然定位低端,但是在细节设计上仍然带来了惊喜。如上图中壁纸颜色切换效果和屏幕下拉出现的电路板设计图,正是老罗所说的工匠精神的喜悦所带来的最直观感受。 惊喜越多,手机将来能够让我们惊喜的地方自然会相对变少,至少短时间内是这样。手机目前已经有些类似于生活用品。不同的厂家仍然在努力给开发新品。例如小米推出的1299的小米4C,将价格进一步拉低。苹果在手机上技术突破的同时推出了apple watch产品线。价格在短时间内无法进一步降低,技术也不能短时间内突破。最后可能会变为失落。 小米手机凭借着垂直电商的模式和社会化营销的手段降低了价格,但是这样的模式很长时间才能遇到一次。手机的价格不可能永远的降低。有人可能会将不是有手机免费的说法吗,这种模式确实存在,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穿戴设备也由于技术和人们习惯的原因无法快速成为主流产品。现阶段对于手机类产品来说,失落的感觉是多于惊喜的,发布会关注度下降也间接应证了这种趋势。 回头文章开头所说的人天生是喜欢惊喜的。只要这个需求存在,商家还是会想办法来满足。但是从我们自身出发也同样能够相对多的获取惊喜。适当降低对产品性能的追求,对于基本需求而言手机现在已经处于性能过剩的阶段,更加合理的利用手上的产品来提升生活质量。另外一个是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就像听音乐一样,懂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和作者带来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