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吃的制作多以面粉为主料,有油炸、煎烙、稀食和粘甜食四大类。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居首,被誉为“津门三绝”。 狗不理包子
是我国著名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起源于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其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揉面、擀面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刚出屉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5个褶,大小整齐,香而不腻,一直深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的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天津三绝食品之一,清真美食,用糯米作皮面,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黄色,馅心黑红细腻,是津门特产,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的一家百年老字号麻花店,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位列其首。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在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会上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1996年被中国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曾荣获国家部优金鼎奖、亚太地区博览会金奖。 水爆肚
是京津两地特有的清真风味小吃,以天津“知味斋”制做最佳。所谓水爆肚,就是把羊肚或牛肚(包括千层百叶)切成细丝,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将其爆熟,要恰到好处,才能保持肚丝的鲜、脆、嫩、爽口。吃爆肚时,必须要趁热蘸佐料吃,才能构成其特有的风味。 芝兰斋糕干
是天津津门著名的汉族传统糕点,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芝兰斋糕干是用小站稻米、糯米磨粉夹入多种馅料蒸制而成。因该糕干系芝兰斋字号创制,故名芝兰斋糕干。芝兰斋糕干外观洁白、不粘牙、不掉面、口感绵软、风味独特。 曹记驴肉
是京津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因创始人姓曹而得名,在北京流传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曹记驴肉,精选新鲜优质驴肉,配以多种香料,放进锅里慢火煮七至八个小时。曹记驴肉,富含蛋白,酥烂易嚼,味道鲜美,远近闻名。 煎饼果子
是天津著名的小吃,天津人把其作为早点。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果子(油条)或者薄脆的“果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辣椒酱(可选)作为佐料。提起煎饼馃子,不能不提山东的煎饼,正是由于山东的煎饼才有了带有浓厚天津特色的美味小吃--煎饼馃子。煎饼馃子在天津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最初是由一位山东马姓回民首创。开始只是一张山东大煎饼卷上一棵油条和大葱而已。 锅巴菜
即津味嘎巴菜。色、形美观,多味混合,清香扑鼻、素淡爽口。“嘎巴”香嫩有咬劲,卤子透亮而觉鲜。加上绿豆性甘凉,能清热,解暑,利水、解毒,因此,每逢夏季,备受欢迎。津味锅巴菜(俗称嘎巴菜)是天津独有的地方风味汉族传统小吃,由山东煎饼演变而来。早年在天津谋生的山东人,常把绿豆煎饼(天津人称为嘎巴)切成细条,拌入制好的卤汁,配以小料出售很受欢迎,并逐渐传遍天津全市。 上岗子面茶
以糜子面、麻仁、麻酱、香油炒制而成,加白糖,沸水冲食。色正味香,小料齐全,不粘碗,不糊嘴。 卷圈
炸卷圈是天津传统小吃,用香油、麻酱、酱豆腐、姜末、五香粉、盐等调拌绿豆菜、香干、香菜、粉皮等成馅,以豆皮卷馅,切成约十五厘米的长段,用面粉、醋、盐调成的糊,糊粘两头切口,然后下油锅炸,炸成金黄色即可。炸卷圈清淡适口,外脆里嫩,天津人一般都是夹饼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