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村民齐心荒地变公园 小山村建成“小桃源”(图)

漫山翠绿,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悦耳的鸟鸣。 在罗源县飞竹镇马洋村,朴素的村民们在政府的带领下,把村子建成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这也让马洋村获得“省级生态村”的称号。如今马洋村正积极发展生态工农业,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山绿水清 山村像桃源

18日,记者前往马洋村一探究竟。驱车沿着盘山公路进入村口,清澈的小河,干净的水泥道,眼前的景色顿时让人豁然开朗。

原来,飞竹镇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后,村民们不仅自筹资金用于垃圾整治,还积极清理房前屋后的排水沟渠,改变放养家禽家畜的习惯,纷纷把鸡鸭圈养起来,防止污染环境。自此,“自扫门前雪,不管他家霜”的做法在马洋村彻底消失。

现在村里的生活垃圾会收集起来,集中送到镇上转运、处理,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无害化处理和饮用水合格率均达到10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5.5%;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1%。下阶段还计划建人工湿地,继续加强生活污水处理。

村里人告诉记者,他们并不知道什么高深的环保理念,他们只知道要让村里的小河保持清澈,让村后的小山保持翠绿,让村民的心情保持舒畅。

村民齐心 荒地变公园

在马洋村王新坑自然村,村头一个精致的小公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花草、石阶、石磨等把公园衬托得极具农家风味。设计者独具匠心,把四周的民房融入景致中,将人与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

谈起这个小公园,王新坑的村民一脸自豪。村支委钟盛基告诉记者,公园是村民们齐心协力建起来的。 最初这块土地上种着地瓜,后来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土地慢慢抛荒。村民们渐渐发现,这块荒地跟美丽的山村极不协调,于是有人出主意,将这片荒地建成一个公园。但是村民们的生活并不宽裕,根本拿不出余钱来建公园。

后来,当地政府拨了一部分钱下来,加上村民们齐心协力,终于把荒地改造成为公园。此后,这里便成为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公园前方原本要建一个鱼池,在池里养上鱼供游人前来垂钓休闲,但是由于资金紧缺,鱼池没建成。“等以后有钱了再把鱼池建起来,吸引游客,也可给村里增收。”村民期待地说。

拒绝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

据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马洋村去年就获得“省级生态村”的称号,如今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作为福州市“第二水源”保护区内的村落,马洋村坚持不引进有污染的企业,同时在农业方面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目前,村里正在发展生态农业,推行“养殖场—水塘—种植”的立体种养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废物的利用率,减少农业废物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对于一些低洼田,村里将其改造为氧化塘等污水处理设施,并建成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形成农业复合生态系统。

另外,村里准备引进生态农业项目,开发抛荒的田地,建一个大型苗圃。继续投入资金,加大对全村4600亩竹林的垦复抚育力度,巩固1100亩速丰毛竹林基地。等未来资金充足,他们还想在村道两旁种上葡萄,修建“百竹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村支委钟盛基告诉记者,下一步会开展现代公民道德教育以及“乡村新风”评比活动,激发村民的环保意识。(记者 石芳 文/摄)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