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冷眼君的第117篇电视评论 除了上周五开播的《唱游天下》之外,江苏卫视在上周日晚又开播了一档儿童美食成长类真人秀《加油小当家》,原本寄希望于竞争的差异化,可没想到收视率跟《唱游天下》一样惨淡,让江苏卫视四季度的周末档开局并不客观。 因为是《顶级厨师》团队做背书,同时又制作过江苏卫视两季《星厨驾到》,以至于冷眼君在第一次听说《加油小当家》的时候,认为陈晔团队一定是要做《Master Chef》的少年版,即《Master Chef Junior》的。可直到看完第一期才反应过来,原来《加油小当家》已经被节目组改造成了一档亲子类真人秀,早已不是原版《Master Chef Junior》中的那个少年美食竞技真人秀。 在以前的文章中,冷眼君曾介绍过《MasterChef》模式,一共分为四个版本。素人版《Master Chef》(《顶级厨师》)、专业厨师版《Master Chef》、名人版《Master Chef》(《星厨驾到》)和少年版《Master Chef》,而最后的少年版也就是《Master Chef Junior》。
《Master Chef Junior》是一档以8—13岁的少年为主角的美食竞技真人秀,每一季会有24名少年加入比赛,通过比拼,最终会选出一名最优秀的少年厨神,而整个的比赛任务和规则基本沿用《Master Chef》的赛制。 必须承认,要制作《Master Chef Junior》的中国版是很有难度的: 1、中国8—1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在动手能力,尤其是在烹饪方面非常欠缺,而且在主观意识上面也没有国外同年龄段孩子来的成熟,所以在拍摄时会有很大的问题。 2、中国大多数菜品的烹制过程都相对复杂,煎炒烹炸的同时,还有很多刀工的部分,而国外的美食烹饪相对安全。 3、如果是一群跟原版一样的普通少年,可能在中国的收视环境之下是要吃亏的,尤其还是周日晚间时段。 所以对原模式进行改造也就成了必然,在继续保留美食烹饪这一核心元素的基础上,将主要的人物由普通少年,扩充为明星父子或母子的关系,即用亲子关系的人物构成去完成一系列的美食比拼。最终,将原版的美食竞技真人秀改造成了一档以亲子为核心美食竞技为手段的真人秀节目,这既是对美食竞技真人秀的一种角色创新,又是对亲子类真人秀的一次主题化探索。 那么对于这样一次节目模式的深改造,究竟会给节目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同时又会引发什么样的思考,且听冷眼君慢慢分析。 创新:亲子类节目的主题化尝试 虽然看起来只是增加了一个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但实际上是改变了整个模式的人物关系,重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亲子关系很自然成为了这个节目的主要看点。 其实说到亲子类真人秀,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如果按主题类别来分,《爸爸去哪儿》应该是旅行类主题,《爸爸回来了》应该算陪伴类主题,尽管原节目不会这么定位,但实际上从内容来看就是这样。而《加油小当家》其实就是美食主题的亲子类真人秀。
这其实是对亲子类节目的一种全新主题化的探索,由亲子关系为出发点,从而延伸出多样的主题事件,比如美食、户外探险、房屋改造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亲子类节目的主题化选择。 另外,《加油小当家》也将亲子类节目的年龄结构进行了提升,8—10岁成为了主力群体,而这一年龄段比《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中的孩子都要年长3—5岁,是另一个年龄段亲子关系的探讨,而看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在以往的“爸爸类”节目中,看点大多是孩子的呆萌、父亲的慌乱,以及贯穿始终的教育话题。而在《加油小当家》中,可能更多体现的是孩子跟父母间的平等对话,通过比拼逐渐形成良好的独立意识等,让亲子节目不再局限于“卖萌”的状态,而是有更多引发思考的话题产出,让节目变得更加有意义。 改变:重综艺 轻厨艺 从第一期的《加油小当家》就不难发现,即便是美食主题,也不仅仅将故事局限在灶台旁,而是加重了户外综艺的比重,让亲子活动更丰富。
在第一期节目中,6组家庭在恐龙乐园完成了一系列的户外任务,通过手工榨橙汁获取任务卡、根据线索找到魔法宝箱、通过完成厨师挑战获取钥匙……最终,打开宝箱穿上了厨师围裙,进入演播室。从比重上来看,在净时长不到70分钟的节目里,户外的任务部分就占了超过40分钟,而演播室的恐龙主题美食比拼只有不到30分钟,可见重综艺轻厨艺的鲜明风格。 另外,如何掌握好亲子类节目中任务的尺度与难度,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爸爸去哪儿》的第二季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拼体力的“狠”游戏,这种游戏的设计被网友大呼“导演组太狠了”,也让那一季的节目受到了很多异议。而《爸爸回来了》中更多以陪伴为主,几乎没有明确的任务线索,当然也是因为该节目中孩子的年龄普遍偏小导致,所以看多了,网友们也会感觉到腻。 在第一期《加油小当家》的户外任务中,首先线索设定的逻辑线很清楚,加入简单的寻宝概念之后,让整个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赋予了紧张感和兴奋感。而且,将整个节目进行“魔法厨艺学校”的概念包装之后,让孩子更易于进入情境。 至于厨艺的部分,从第一期来看,首先比重相对较小。而且据了解,在未来的节目中,美食的比拼也不会走技术路线,而是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以创意取胜,多以孩子爱吃的零食为主,趣味性很强,也能让孩子迅速进入状态。 缺失:竞技感被弱化 由于人物设置发生了变化,也就导致美食烹饪相比亲子关系的化学反应会更加弱化。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有孩子的加入,让节目无法像原版那样有强烈的竞技感,也不能有淘汰,6组家庭贯穿一季,只能用积分和公益进行赛制包装。 不得不说,竞技感被弱化是导演组一种被迫的无奈,整个节目也会因此变得温和很多,没有一个明晰的赛制增加压迫感,真人秀中人性层面的东西就很难被挖掘出来,而积分永远不会比淘汰来的刺激。
那如果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如何还能激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潜能和欲望,就成了节目成败的关键点。 冷眼君以前就提过,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是闭合的群体,是可控对象,孩子是开源的群体,是不可控对象。而且父母由于有完全独立的意识,对节目中发生的一切细节都有自己的认知与判断,也就是说有可能会呈现某种假象,但是孩子不会,会百分之百的呈现最真实的状态。那么基于此,在任务的设定中,想办法激发孩子的潜意识才是重点。比如孩子天生的胜负心、孩子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等等,做好了这一点,即便没有淘汰,应该也不会难看。 前两季的《星厨驾到》虽然口碑和收视都还不错,但是是在周间时段,这一次《加油小当家》编排进了周日晚间,应该说压力不小。本身美食相比于其他真人秀节目,确实清淡了许多,而这一点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所以,在后续的节目中,收视排名可能会有一定的上浮,但是收视要破1,难度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