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靠天喝水’,现在家里有了自来水,大家用得又放心又舒心。”9月11日,说起村里新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明溪县夏阳乡新坊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明溪县有5.2万名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占全县农村人口的57%。日前,这个县荣获“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称号。 连日来,大田县太华镇汤泉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地上,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地铺设供水管道。今年大田县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63个,现已全部开工,完成年度建设任务83.7%,累计完成投资近2107万元,进度居全省前列。 水,生命之源。接山泉、挖水井,曾是广大农村群众解决饮水问题的主要方法,但受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供水水源、水质、水量都难以得到保障。“十一五”以来,三明市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新农村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首位来抓,按照“保障水源、改善水质,保证水量、提高标准”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累计投资4.1亿元,完成工程2340处,106.2万名农村群众告别“望天喝水”,涓涓清泉滋润了百姓的心田。 解民忧 一泓清流入农家 水,曾是清流县灵地镇灵地村村民黄雄英挺担心的一件事,“平时水就不多,如果天再旱一些,不但家里用水困难,农田灌溉更缺水,以前因为争水打架的事情,在我们这儿并不少见。” 灵地镇位于清流县南面,目前唯一的水厂在寨上庵,仅能保证日供水600吨,供约4000人用水,水量严重不足。周边毗邻的李家乡、赖坊乡也面临着与灵地类似的问题。这三个南面乡镇都是清流县的重点水土流失区,水资源缺乏,供水能力低,一些新建小区甚至出现过无水可供的困局。 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就将改变。“目前工程已全面动工建设,预计今年春节前就能实现集镇所在地供水。”清流县水利局局长杨锦铨所说的这个工程,就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清流县南面乡镇集中供水工程。 这是三明市第一个实现多乡镇连片供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预计总投资逾6742万元,设计日供水量15000吨,可解决近4万人饮水问题,供水水质、水量更有保障,管理也更加方便。 不仅是从“量”的角度解决南面乡镇居民用水难的问题,集中供水工程的实施,还解决了当地百姓用水“质”的难题。“以前一到下雨天,自来水就可能变成了‘黄泥水’。”黄雄英说的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南面乡镇原有的净水配套设施不完善、净水处理工艺简陋而造成的。这3个乡镇原有供水工程都是以小投入的单村供水为主,只配备有简易的沉淀、过滤设施。而在李家乡吴家村,原来的人饮水源甚至因为检测出锰超标而被迫停止供水。 根据工程规划,清流县南面乡镇供水工程将以琴源水库作为水源,充分利用琴源水库水量足、水质好、水压高的优势,兴建水厂,为附近3个乡镇集中供水。新建水厂将配备管理房、一体化净水设备、清水池、消毒等设备设施,完全按照标准化建设。这就意味着,实行集中供水之后,清流县南面3个乡镇的老百姓终于能够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听说等新水厂建好以后,原来寨上的老水厂就能改作农田灌溉用了。”黄雄英说,这样一来,不管是生活,还是生产,自己再也不用为水犯愁了。 惠民生 五项落实解顽疾 清流县南面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是三明市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新农村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摆在第一位来抓,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省、市、县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工程计划、项目、责任、质量、时间“五落实”,破解农村缺水顽疾。 各地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三明市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福建省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 (暂行)》的要求,严格建设程序、规范项目实施。一是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按照审批的实施方案进行施工,同时对项目建设主要内容进行公示。二是优选施工工艺,提高建设标准。大力推广应用一体化净水器和pe、pvc-m、pvc-u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因地制宜地发展集中联片、管网延伸供水工程,较好发挥了供水工程的综合效益。三是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强化各施工环节和全过程的检查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建设资金投入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关键。三明市通过各种形式千方百计落实建设资金,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各地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广泛发动群众采取“一事一议” 筹资、乡村集体收益投入、社会捐助投资、部门扶持补助等办法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同时,加强对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有限的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永安市多次召开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作会,明确2012年起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市级财政按总投资20%配套,使农村饮水项目县级以上补助标准达85%。大田县早安排、早部署,于2011年从水利规费预借500万元,提前开展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 为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市、县水利、财政、监察等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督促检查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前期开展、建设管理程序、质量监督、资金使用和管理、工程形象进度等情况,同时各县(市、区)水利局由局领导分片包干,深入一线加强指导,有力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开展。 建设是基础,管理出效益。为让广大农民能够长期饮用放心水,各地加强建后管护,确保工程效益。针对三明市地处山区,工程点多面广的现状,各地积极出台有关扶持政策,探索和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让协会和受益群众参与饮水工程建设和管护,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全市现已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871个。同时制定合理水价,逐步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定期加强水质检测,加强水源地、涵养林保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各项开发活动和排污行为,严禁影响饮用水安全的新建、扩建项目建设,切实保障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幸福水”。 随着方便安全的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广大农村群众结束了找水、背水、饮用不洁水的历史,因饮用水质导致的疾病大量减少,许多农户还纷纷购置了洗衣机,安装了热水器,结合农村改灶、改厨、改厕、改环境的开展,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不少地方还通过对农村饮水工程的综合利用,把饮水工程和旱地浇灌、种养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