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走近畲族服饰制作非遗传承人兰曲钗

巧手“绘”就五彩衣——走近畲族服饰制作非遗传承人兰曲钗

尽管台风“纳沙”带来漫天风雨,罗源湾畔的松山镇竹里村却依旧宁静。在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年近半百的兰曲钗正在灯下忙活。靠墙挂的一排畲族传统女装提醒着来客,这名畲族汉子可不是普通的乡村裁缝。

“这几件是霍口乡的订单,国庆节结婚要穿。”只有小学文化的兰曲钗不善言辞,但35年的畲族服饰制作经历,赋予了他一双能缝善绣的巧手。压边、穿线、剪裁,几分钟工夫,红白相间的蚕丝布就与圆筒状的银牌组合成头冠,“凤凰头”造型呼之欲出。

“以前日子再穷,畲族人至少做套新衣过年。现在生活好了,‘三月三’、结婚、拜庙这些大事,做新衣的人就更多了。”他说。

2008年成为我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后,兰曲钗的名气跨出了闽东,订单纷至沓来。今年七八两月,他就卖出40多套畲族服饰。可别小看这个数字。要知道,为一件女装外套手工缝制花边,就要整整两天。8月下旬为赶工交货,他4天没合眼。这几年,他收到的订单不仅遍布八闽,更有远及浙江甚至北京的客户。

但“生意”二字,显然无法概括兰曲钗“非遗传承人”这个身份的全部。继承传统,提升修边、纳沿、手工刺绣的技艺,是他对畲族服饰的主要发展。经他缝制的畲家衣裳,不仅花边的款式、色彩更加丰富,整套服装还能长期保持挺括不起皱。

兰曲钗最得意的,是衣物上手绣的花纹,特别是造型各异的凤凰“图腾”,五彩斑斓、惟妙惟肖。拿在手上细细端详,线头缜密,着色清晰。与其说“绣”,不如说是“绘”出来的。

不过他坦言,随着订单的增长,传统技艺的手工绣花,正在逐渐为电脑绣花的现代工艺取代。一方面,手工绣花用时长,如一件斜开襟的“宁德装”要9天,产量难上规模;另一方面,传统工艺中,丝线的染色亦是手工操作,时间一长普遍掉色。

“电脑绣花形状更整齐,”兰曲钗翻出两块相似的鞋面布料,“但不如手绣来得古朴、自然。”他说,服装是畲族文化最直接的体现,用于本民族文化展示、表演和收藏的,自己一定会纯手工绣制,保证原汁原味。

让他欣慰的是,除了4个徒弟,儿子已学会这门手艺。“他绣得比我好。”兰曲钗说,“只是现在忙着打工,还没有专心做。”这间屋子里,原本摆放着十几台缝纫机,“出师时都留给徒弟了。”他希望,剩下的3台,有一天也能交到儿子手里。

本报记者 谢逸溪 杨李超 卓越

通讯员 郑秀杰 林克诚 文/图

记者手记

要传承更要创新

本报记者 卓越

见到兰曲钗之前,笔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了解甚少。在兰师傅家里,试穿他精心缝制的新款“凤凰装”,像量身订制般合身。那一刻,心中豁然开朗,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更要创新。

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兰曲钗大胆选用新材料,在造型上始终坚持创新。比如,在领口和袖口,大面积采用品种多样、款式新颖的花边,打破了以往以蓝、黑为主色调的沉闷。领子、拦腰和鞋上的绣花,原先都是手工刺绣,花线要自己染色,还容易掉色,现在改为电脑绣花,更紧实细致,且不易变色。经过一番创新,新款的“凤凰装”色彩鲜艳、平整舒适、美观大方,每每成为畲族文化的代表符号。

与“凤凰装”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笔者真切感悟到,如果说传承是非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事实表明,对于传统文化技艺,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方式。

兰曲钗手工缝制的畲族传统女鞋,鞋上绣的是畲族图腾凤凰。

本报记者体验畲族服饰。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