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金双
看《卧虎藏龙:青冥宝剑》这部电影,记住了三句经典台词:其一,剑无正邪,人有善恶,这才是江湖之道。其二,不是我们主宰剑,而是剑主宰我们。其三,所有的秘诀都在这月光里。 前两句话,是女侠俞秀莲说的。后一句,是俞秀莲在铁贝勒府收下的那个奇葩女徒弟雪瓶模仿师父的戏谑之语。相比之下,前两句台词很有侠之大者救国救民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很慈悲。最后那句台词,诗意而抒情,更多莎士比亚的戏剧风格,浪漫中不乏顽皮的属性。不过,也倒是,《卧虎藏龙:青冥宝剑》原本就是好莱坞编剧和中国导演联袂打造的中西合璧的中国武侠电影。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说李安的《卧虎藏龙》是拍成西方人看的武侠电影的话,袁和平的《卧虎藏龙:青冥宝剑》至少是中国导演拍给中国人看的武侠片。
换言之,相比李安那部获奖无数的《卧虎藏龙》,至少我看懂了这部电影。如果说《卧虎藏龙》满意了西方人对中国武侠精神意淫和精神怀想的话,至少《卧虎藏龙:青冥宝剑》从某种层面上拍出了中国武侠文化和墨家文化的精神内核。 言已至此,不能不提一下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王度庐。身为“悲剧侠情”武侠小说流派的创始人,王度庐在中国武侠小说界的份量大可以和李小龙的师父叶问相媲美。至少在武侠小说领域,这个王度庐是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乃至金庸敬仰的高辈级人物,这些武侠作家先后在自己的武侠小说里向前辈王度庐致敬。所以说,不管是李安、袁和平还是其他人,只要导演不太弱智而且绝对敬业的话,拍出来的电影绝对不会难看,也不会出现死相。 王度庐昔日有云:“昔人不愿得千金,惟愿得季布一诺。”同样,在《卧虎藏龙:青冥宝剑》亦如是,且不说当初李慕白助战铁贝勒平定江湖乱象的话,如今老贝勒已逝,江湖群龙无首,风波再起,已然不再年轻的孑然一身的俞秀莲重现江湖和挽狂澜。一方面邪派魔头戴阎王蠢蠢欲动,另一方面来历不目的女子雪瓶莫名现身。之所谓,在这把承载着李慕白和铁贝勒侠义之道的青冥宝剑背后,一场腥风血雨蓄势待发。 纵观电影中的各色人物,如果说俞秀莲身为更多管鲍之义的话,俞秀莲那个冒“死”隐退多年的师兄孟思昭宛如纾人急难的大侠郭解。只可惜,唐汉以降,汉武帝时郭解遭诛,为世人倾慕的侠士古道渐衰,人情险诈,奸猾并起,这才出现了戴阎王和九幽女式的邪恶之人染指江湖,悲哉! 影片中,直到至死的一刻,戴阎王仍未了解“江湖”的真实含义。从古塔上跌下临死前的那一刻,戴阎王的目光中满是绝望,他永远也搞不懂,为何当年“败”在自己手里的孟思昭手持一把普通的弯刀,而且是自己常用的弯刀,竟然让手握神兵利器青冥宝剑的自己完败。尔时,戴阎王内心不止恐惧,更多不解,至死不悟。
当然,历经生生搏杀之后,《卧虎藏龙:青冥宝剑》中俞秀莲的话外音给出答案:剑无正邪,人有善恶,这才是江湖之道!不是我们主宰剑,而是剑主宰我们! 而这,亦是“江湖”之道,或者说中国武侠文化的精神所在。 而之于影片中那个奇葩女雪瓶和魏方,则是《卧虎藏龙》中任侠玉娇龙精神的某种延续。可以说,相比俞秀莲骨子里的大气、内敛,雪瓶身上更多玉娇龙式的反叛、任性和桀骜不驯。所以,当俞秀莲用梅枝教她刺过铜钱的方孔时,她一脸不甘,一脸不屑。而后,当众人邀她入局喝酒问及师父对她如何时,她脸上满是顽皮和戏谑手脚并用模仿俞秀莲的语气说:“所有的秘诀都在这月光里!”
可是你知道呢?所有的时光都会老去,不变的惟有自性,惟有自性清净的心。整个武林、整个江湖和和全天下的剑术又何尝不如是呢?所以在影片中,当这个名为雪瓶的女孩了解事情真相后,始以领悟师父的良苦用心,最后,携手魏方归隐,永不再入江湖。 其实,王度庐原著,好就好在它让人觉得,武侠江湖的故事都是从里面向外说出来的。小说中除了江湖之争,更多人心,更多人性。他提供给我们的,并非单纯的打打杀杀,更多生命的阐释和感悟。斯记得,王度庐前辈在某部小说自序中如是说:“昔人不愿得千金,惟愿得季布一诺”,侠者感人之力可谓大矣,此言果真不谬啊! |